设置

关灯

胡尘夏近出塞

第(3/4)节
两次皆发兵十余万人。

    卫青外甥骠骑校尉霍去病跟从卫青初次出塞作战,时年仅十八岁。听闻数百里外有大股匈奴,但并不是单于主力,众人都想将其消灭,而大军不能擅动,万一劳师动众无功而返,或者因小失大,反被击溃,迷路被围歼,弃之又可惜,上下正在犹豫考量此次是否出兵的利害。

    霍去病主动请缨,言八百骑兵突袭,胜则军大利,败则无损大军丝毫。他率八百轻勇骑兵直弃大军,飞兵追击数百里,斩匈奴首虏二千二十八级,斩单于大行父藉若侯产,生捕单于叔父罗姑比及匈奴相国,当户等,在第二次第叁次的的漠南之战中,再次功冠全军,封为冠军侯,国冠军国,赐食邑千六百户。

    卫青既受重用,身负武帝歼灭匈奴主力的重望,因此每次出征都想找到匈奴单于主力作战,询问俘虏,以为能在西部找到单于,反而偏师东路大军意外与单于相逢,装备不如卫霍精良,全军覆没。两次大战汉军虽然杀伤过万,却不如人意,未能彻底歼灭匈奴主力。

    武帝为集权刻意重用姻亲卫青霍去病,而冷落宿将宿臣。为了二人能有军功,无可争议地封侯拜将,为己所用制衡旧臣,天下为己随心所欲,借征讨匈奴之名,他们皆是其余诸将不及的倾国之力装备的精兵强将,老将作配,十万以计源源不断的军马,庞大不计成本的后勤支持,匈奴降将向导,为了给他们顺利加官,平息议论,也大肆封赏。

    他们次次都有作战机会,次次都作为出击的主力,永远都是最丰厚的战功。征讨右贤王战后他授予卫青前朝未曾有过的常置大将军位,除皇帝以外,在外节制所有将领,仗钺专征。卫霍二人藐视叁公丞相位及人臣高位,在内内秉国政,参决政事。

    在二人为天下最为贵幸的同时,年老体迈,一生戎马与匈奴作战想要获得军功想要封侯一生却不能封侯的李广,在皇帝发动漠北之战于单于决战时请求作战,却不得恩准,原因是他认为李广命数不好,若是他要是前去,可能就会妨碍到大军的运气,捉不到单于。

    皇帝在筹划漠北决战时,听到匈奴人认为汉军度过大漠不能轻留,心中不忿,想要今日大发士卒,其势必得所欲。

    李广数次请战,皇帝想他年老功高,恐怕因为拒绝他灰了那些旧臣之心,不得不同意,让他成为卫青的副将,大军前将军,与卫青同为一路,却又暗中阻挠,私下告诫卫青不让李广一起与卫青共击单于,不得所欲,卫青于是强命他就部右将军军。

    他一生与匈奴作战,到将死之年才有一次与单于作战的机会,千辛万苦求战才能作为前将军,本来愿意作为先锋,与单于决一死战,反而不能正面抵挡匈奴。宿将被如此粗暴对待,李广带着愠怒强行匆匆出发,军中没有向导,偶尔失道,东路偏远,水草稀少,如多数人一般时常饥渴,不能并行,因此东道兵马落后卫青。

    此次卫青从捕获的俘虏口中得知单于就在西部,便与霍去病交换方向,带领精兵斗具前去,这次果然与单于相遇。

    卫青与单于交战,苦战一天一夜,却让单于于黄昏时遁逃,追了一夜也没有追上,李广等部还没到达支援前去追击,本部士卒疲惫,只好收兵,愤恨烧了匈奴藏粮的城市,斩首接近两万级而归。

    书写给天子的大捷羽报中,获胜描述十分具体,各种数据翔实,为了给皇帝交代为什么不得单于的其中曲折,他等回军碰见东道军马,才询问他们失道原因。李广面对卫青命人送来的酒浆,拒不回答,卫青因此急责李广幕府对簿。

    李广认为幕府无辜,换了一身整洁衣裳盔甲,亲自到幕府中出面替他们上簿,不想与刀笔吏对峙,留下岂非天哉之遗言,最后的声音后,在军中众人面前含恨引刀自杀。

    自毁国之长城,自然胜得过匈奴的百万雄师。

    汉匈决战就以这样的局面荒唐落幕。

    卫青从小以为自己生为奴隶,怎么能够封侯,而却偏偏封侯。李广出身世家想要以征战军功封侯,战绩赫赫,汉胡皆为畏惧,却偏偏至死不能封
第(3/4)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