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页
第(1/2)节
然后甚至于在吃饭的时候都有些打瞌睡,坐上大巴前往展览馆时更是睡死了过去。
整个展览活动被划分在一个像是大公园的地方进行,共有三个展览馆。
一个是各国之间的医学、生物物理技术,甚至包括武器的科技展览馆,一个是关于古董艺术品的艺术展览馆,还有就是时尚设计类的设计展览馆。
三个展览馆分开呈三角形矗立于整个展览区的三个方向,在正中,则是其他类的室外展览。
要不怎么说是国际展览会呢,光是一个展览馆,围绕着走一圈,都要花上近一个小时,更别说整个展览区,也许走一天也走不完。
而医学交流会的举行就在科技展览馆内,因为其中或多或少包含了各国较为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武器,所以是唯一一个动用了军队进行护卫的展览馆,也是进出审查最严格的一个馆所。
无论进出都会用扫描器扫描,必须要佩戴通行证并进行来往登记,且馆内几乎没有死角的摄像头,让人总觉得有些压抑。
而陈初善三人的工作,就是接首来请求医治的病人。
按照领域,陈初善属于内科医生,而刘升是外科医生,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医治病人,压力比在医院里的隔开治疗要大得多。
并且给出的诊断建议,包括治疗方法都必须再三斟酌。
也幸好三个人一看就是年轻人,医术必定是没有老医生精的,所以到目前为止陈初善还没有碰到根本就救不活的病人。
但是另一边的老医生所在的小队,可是忙得头焦烂额头,甚至收到了一个已经剩半口气的病人,动一下就要死的那种,叫人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
但即便如此,陈初善还是不轻松的,一波一波的疑难杂症,医的她脑子都要爆炸了。
甚至难免碰到一个她也拿不定主意的人,还得要远程救助医院的老医师们。
这般高峰医治潮直到第三天才稍稍减缓,而陈初善这三天加起来休息的时间不超过十五个小时,包括吃饭睡觉。
晚上的时间她要连线国内,将白天遇到的问题传递回去,再等待经过商讨之后将结果返回给她,而白天她既要接收新来的病人,还要对昨日的病人进行复诊。
一天累一天,她好几次都觉得眼前发黑要晕倒。
同样的,方思思和刘升也好不到哪里去,刘升已经连续做了好几台手术,方思思作为护士,在观察区和治疗区更是两头转,没个停歇的时候。
也幸好的是整个科技馆被一分为二,在她们医学这边,有很大的空间被隔成了治疗和观察两个区域,面前能救得过来的,就进治疗区,救不活的,一般在观察区待两天,就会被清理走。
每每这个时候,观察区里就会传来不小的动静,哭声喊声混在一起,整个医疗队也会因此低沉不少时间。
可是没办法,作为医生,他们不是神,只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有治疗机会的人身上,注定死亡的病人,自然无暇顾及。
这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也是身为医生护士的最大无奈。
第47章设计品的最高荣誉
忙活了差不多有十来天,基本没看手机,就连跨年那天,除开科技馆的其余两馆都有庆祝声传来,只有这里还是一片凝重。
有几次接到陈衡生打来的电话,陈初善都只能挂掉然后用短信发几个字解释。
也有收到花紫见的消息,但她也只回复了一个嗯字,陈初善也没再回。
一是不知道回什么,二是没有时间。
展览在第八天的时候,科技馆已经限制了前往看病的人,到第十天清理第五批病人的时候,才算真正轻松下来。
而在第五批病人清理之后的那个晚上,陈初善才睡了这么久以来第一个好觉,和方思思回到住处时两人都没有洗漱便倒在了床上。
这一觉持续到了第二天中午时,惊醒的两人才急冲冲的往科技馆赶去。
好在这种情况不止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