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90页

第(1/2)节
    也就是说,陈娇面前摆着四条路。

    第一条路,和离,被陈国舅、李牧堵得死死的,侥幸成了外面也有陈廷章虎视眈眈。

    第二条路,安分守己待李牧成事后求他饶命,太悬,赌输就是死。

    第三条路,讨好李牧让李牧对她死心塌地,太难。

    第四条路,先发制人弄死李牧,太险,赌输马上死,且违背天道正义。

    陈娇捂住了额头。

    思来想去,只有讨好李牧,努力让他对自己死心塌地这条路,稍微看得见一丝希望。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李牧是个英雄,去讨好他,陈娇不用太勉强自己。

    确定了生路,陈娇长长地呼出一口气,坐了起来,唤丫鬟们进来服侍。

    碧荷闻声而入,将那封信也带了进来:小姐,太守的信。

    原身不承认李牧是她的丈夫,一直都让丫鬟们喊她小姐,而非夫人。

    陈娇暂且没有纠正这称呼,好奇地取出信纸。

    下官后日归,小姐勿忧。

    那字迹清逸笔锋温和,陈娇看了却只想苦笑。

    越是这样深藏不露的,才越叫人忌惮。

    小姐,信上说什么碧荷见主子面带愁色,关心地问。

    陈娇叹道:太守后日回府。

    碧荷闻言,哼道:回来就回来,小姐不用担心,就算吴秀娥去告状,太守也不敢问罪小姐。

    陈娇一怔。

    第95章

    陈娇想起来了,这太守府里,除了她与李牧这对儿有名无实的假夫妻,还住着李牧的姑母一家。

    李牧幼时父母双亡,是亲姑姑方氏将他接了回去,家里多个男娃,就要多出一份口粮,方氏因此被丈夫嫌弃,经常挨打,方氏都忍了下来,宁可自己少吃点也不舍得饿了侄子。李牧十四岁这年,朝廷征兵,李牧背着姑母偷偷去从军了,捞了一官半职后,得知姑父醉酒死了,李牧就将方氏、表弟吴青松、表妹吴秀娥都接了过来。

    陈娇的记忆主要与李牧、陈廷章有关,方氏娘仨几乎就是影子,陈娇当然记不得这次吴秀娥要告她什么状了,但原身是个连李牧这等官员都看不上的高傲小姐,对吴秀娥的态度可想而知,二女之间的争执跑不出后宅那些鸡毛蒜皮小事。

    无论什么状,陈娇都不怕原身去李牧面前告。怕什么原身打过李牧巴掌、尚未成亲就给李牧戴半顶绿帽子,已经有了这样的大仇,吴秀娥告与不告,李牧对她都不会有什么好印象,正所谓债多不愁。

    陈娇先去熟悉她的后院了。

    原身生在国舅府,自小锦衣玉食,起居十分奢侈,闺房里床柜桌椅样样都是上等珍木所制,多宝阁上的古玩器物随便一件都够一家百姓富贵三代,梳妆台旁摆着一人多高的西洋镜,镜框上镶嵌着各色宝石,更不消说首饰盒里数不清的贵重首饰了。

    陈国舅虽然恨女儿做出败坏家风的丑事,但对原身依然宠爱有加,陪嫁丰厚。

    这些是死物,原身身边有四个大丫鬟,分别是碧荷、碧柳,绿珠、绿芍,除了其他的小丫鬟,值得一提的便是陈廷章送她的八个女护卫了。

    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下人,原身看不起李牧,这些丫鬟也都敢给李牧脸色看,光是这样也就罢了,她们对陈廷章唯命是从,比对原身还忠心。

    陈娇揉揉额头,只觉得处境无比艰难。

    整个下午,陈娇都在发愁如何扭转李牧对她的印象,愁到天黑也无头绪,旁的不说,她与陈廷章的那些流言蜚语,便是横亘在她与李牧中间的一座大山,十个愚公来帮忙也难以移走。

    睡了一觉,想到明日李牧就要回来了,陈娇越发心浮气躁,吃完早饭点了碧荷陪她去逛园子。

    时值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可惜太守府的花园小的可怜,一眼就能望到头,原因无他,李牧生性节俭,上任后勤政爱民,并没有花多少精力修缮太守府。好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假山池水这些还是有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