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五章 元禄琉祸(5)
第(2/3)节
府门口建一堵功勋墙,摆满战利品。
自己这船队上只有两个哨陆战兵,弄点什么才能符合王提督的爱好呢?
三条山一样的巨舰缓慢滑到炮台正前方,趁着琉球人在调整角度,大筒侍大将亲自点火向敌船开炮。一颗八斤炮子直直的打在镇守府号船舷上,炮子马上被弹飞!
三级战列舰的双层船壳是超过两尺(70公分)厚的老木,这样的船体除非碰到刚好90度角射入的炮子,否则免疫18斤(24磅炮)以下一切炮子(除非打入炮窗)。尤其台湾船用的是柚木,质密还有大量油脂,对实心弹的防弹能力还好于欧洲战舰(注一)。
真可笑,此时此刻炮台对面的布莱克正在用肉眼观察炮台。
“加农炮自由射击,卡龙炮发射葡萄弹,让伙计们干活快一点。”
大筒打不动琉寇的大船,土屋政直手里的千里镜掉在地上,昂贵的镜片一下碎成了几瓣。
长崎要完了,九州要完了,这样的敌人没法打,不知道怎么打。
“大人,宇土藩愿意开城投降。”
这可是外交司第一个独立操作的劝降成果,蔡大人匆匆跑过来找王浩汇报。
宇土藩愿意比照萨摩搬家去南洋,外交司许了他们可以带8000人走,宇土这么屁大的地方大伙是不在意的,关键搞个例子给别的藩看看。
“哦?不是说藩主在江户,宁死不降吗?”
这宇土藩很搞笑,昨天已经劝过一次,人家嘴巴很硬,今天炮兵开始打炮立刻就变了,什么藩主不藩主的也不要了。
蔡大人赶紧陪着大人笑了笑“是岛津家那个岛津忠清劝下来的,他家把藩主十一岁的嫡子立为新家主,现在是给个宣慰大使还是头等大使请大人定一下。”
给什么级别无所谓,到时候还不是实力说话,王大人最担心的还是运力“去南长岛的大船队什么时候回来?”
一趟往南长岛搬七万口终究没搞定,大军手头总还要扣些必要的船机动,现在樱岛那里还剩下一万两三千口人等着后送。
陈新赶紧凑上一步汇报“还没到,我们判断最迟两三天后第一批船能回来,有信报船在樱岛等着。”
也不是没好消息,慢速船队一直在蚂蚁搬家,往种子岛和壹歧岛送粮食和水泥和铁条,两边已经存下16万石粮食,四万多石水泥,按照现在大军控制的人数,至少够吃三个月,这还不算战舰队随身带的一个多月口粮。
宇土降了南路大军战力就解放了,时间刚刚好,北路大军也登陆完毕,两边可以合力一起干,后面就要看熊本的选择,怎么对待这户人家,姿势十分难拿捏。
熊本是日本石高前六的大名,他家还是标准的外样,属于尽量要争取的范围内。如果琉军上去就把人家打灭,那等于告诉倭国各家大名琉寇不留活口,这是逼着大伙抵抗到底。
可要是对方真降过来可能更难处理,熊本人口约莫近五十万,这么大数量除非拆开匀匀的撒到都督府各地,否则根本消化不掉,问题都督府哪来的运力把五十万人后送?
再说人家熊本也没被逼到这份上,逼人家彻底解体,很容易把对方逼上绝路。王浩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好办法。
“俊才,今天开始去使者劝降吧,听听对方什么意见,让那个叫岛津盛丰的笔头动起来,要不然留他何用。”
岛津家这户人家实在太桀骜不驯了,而且这家前科又多,所以王浩留了很多心眼对付他家。
后送南长岛的几万人都是由加治木岛津一家带队,岛津久信是个聪明人暂时可以用用;第二批后送的人挑出六千口转给岛津纲条,他家投降好几年了相对信得过些;留在九州当伪军的都由今和泉岛津家岛津纲豪统带,这人智商很一般用着比较放心,又分了六百给王忠(支仓长濑)带,凡是主动改国人名字的,那都是死心塌地的,在这年代这样的人也回不到倭国社会。
另外又从岛津家挑了近四百各家家主族老之类的先拉到基隆住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