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二章 有地无人还是白瞎
第(2/3)节
里,大约得到一块方圆四万多里的土地。他们还回去半个马德望地区,暹粒也还了回去。琉球人替真腊给了二十万圆赎城费。真腊成为暹罗属国,暹罗派一个官员监督真腊军事。
琉球和真腊重新划定边界线,南部直接就拿富国岛和金边拉了条直线,直线东面的归琉球,这让琉球得到方圆五万多里的土地,其中大约四成是沼泽。
金边城再往北,两国边境直接拿九龙江河道分,这样南河以北,琉球又割走了一大块土地,理论上已经和南掌国成了邻居,琉球给了真腊四十万圆的武器装备,名义上算是购买了这块土地。琉球国派一个人监督真腊经济。
另外两国都可以在真腊领土上修路、探矿、采矿和经商,只要给真腊纳点税就行。这左右两刀切下去,真腊国土就从一个胖嘟嘟的圆形彻底瘦身,现在这国只剩下南北八百里,东西五百余里的长方块。情报司的估计人口大约一百五十万上下,其中豆蔻山脉周边还有十几万不是高棉人,但他们算属民也纳税。
理论上,从此以后真腊就属于暹、琉两国的共同属国,两国都承诺从此保护真腊的国土完整,不再提出领土要求。但这种承诺也就是说说,谁知道当不当真呢。
马上真腊国就遇到一件难事,他们原来就是因为暹粒距离暹罗国境太近才搬到金边,这次条约签完有意思了。暹粒距离国境不过几十里路程,而金边这里往东跨过九龙江就是琉球,南面更惨无缝对接,人家只给留了二十里的距离。从此以后,真腊王都放在哪里都是大问题,惹是惹不起的,躲着已经没地可躲。
划完国境,还有个小兄弟比较难受,河仙占的土地这次没能都捞进兜里,琉球贴着海岸线划给他们方圆三千里意思了一下。
从今以后,河仙陆地上,只有一段四十几里和真腊接壤,其余全部紧挨琉球;等到出海百十里又是琉球的富国岛,彻底成了国中之国。
奥提作为神王完成了自己最后一个职责,他在所有协议上都盖上大印,然后第二天真腊的贵族大会就以他丧权辱国的名义罢黜了他,哲塔四世第二次登上神王的宝座。
真腊这点挺好的,因为谁也不知道将来自己会不会下台,所以斗争虽然残酷,但是一般不杀国王。谁如果下台了,只要踏踏实实回自家领地就行。这传统同样保护了哲塔四世,因为过些年他会第二次被罢黜,然后又过些年,他又第三次登上神王宝座……
合约签完了,战兵开始陆续返回驻地,内河舰队不会再回西贡。金边对面马上要建一个小城,名字叫定边,以后内河舰队的基地就设在这里。这位置实在太好了,往下到九龙江出海口五百多里,往上到南掌边境还是五百多里,正好卡在中间。
过几年随着水文资料的丰富,人们还会发现这条九龙江实在是条强大的河,一级巡航船能在雨季开到定边再往上游三百里,三级船如果掌握水文资料,甚至可以一直开进南掌国境内,然后在那儿被一个大瀑布挡住(老挝孔瀑布)。
夺了真腊国这么大一块土,大家都很开心,尤其是这块几乎都是平原和沼泽,将来慢慢都是能开发的。整个九龙江三角洲除了金边往西往北还有一块小长条地(方圆大约六七千里),其余全部被琉球人掌握。
唯独许三多,这位一贯的乐天派这次却深深感受到无力感,这一仗打的让他不禁想到初到小美溪的时候,自己亲自提着自动步枪上阵的那天。
热带地区内陆打仗真是累,那个重炮营,本身自己营里就有超过三百匹骡子和驽马,还是用船送到边城,就是从边城到波萝勉短短一百多里的泥路,近半的牲口死在路上。
后来实在没办法,民政动员了一千五百多壮丁,用绳子拉着27门重炮往前线拖,轮子上包铁的炮车都被拖断六辆。前些年在台湾他觉得荒山野岭就够恐怖的,谁想到和这边儿根本不能比。离开船后战兵作战半径绝不能超过两百里,这样的机动能力,将来还怎么打仗。
必须大规模的开发修路,现在这种仗就是拿钱和物资堆出来的。问题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