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九十三章 拍卖会

第(2/3)节
 但是台湾开的条件实在太怪,他们卖地不收钱,他们要拿人换地,这就把大多数小门小户挡在了门外,一般人谁有那本事能鼓捣千百人去国外呢。后来看看进度不行,钱俊尧一发狠,老着脸皮亲自去了福州和杭州。这两个地方都有合作钱庄,能参与开钱庄的股东,至少也是商家巨贾,更多的是官宦人家,要不根本干不了这行。这下效果马上出来了,有的人家听说一搞一万亩兴趣大大的有。

    意向客户有了,地却一直准备不好。这些年台湾把人运来运去已经搞熟练了,大伙觉得折腾几万人挺麻烦,不过也不算什么大事,可这事儿对大清国就是天大的事儿,福建一省的人忙来忙去,搞到五月也没办完,后面台北实在看不下去,又出粮食又出船,总算把这帮大爷送到厦门。六月份民政才开始考察地块,丈量划片。这时候最性急的客人已经在台北天天喝酒等着了。

    按王浩的本意,这些集约化生产的农场尽量搞得整齐划一,那些边角地后面慢慢拿民户填缝就行。可民政司的人可不这么看,这些年台湾的编户实在太整齐,到新台因为丘陵的原因,有些村落没那么完整,大家都觉得很难受。台南要全部拿来填缝那成什么样子,结果这怎么选地,怎么划得既有方便性,又要有未来的拓展性,就就成了大学问。

    全台湾最老练的一批民政官员,天天在这百里地面上,规划来规划去,日子就慢慢过去了。等到地块规划出来,还要跨海召集客户,这事就一直拖到了现在。

    赤坎楼是当年荷兰人修的总督府,明郑拿来做了承天府,大清来了改成台湾府,这地方做会场逼格相当高,不过赤坎楼外面,原台湾府城简直没法看,大量的人力被抽到北面编户,城里稀稀拉拉只剩下几百人。九月的台南真是热的可以的,为此民政调来大量冰水(制硝的副产品)伺候这帮大客户。

    台上有七八个通商司和民政司的官员,侧面是三位监察司的官员,台下是一百几十个来自祖国南方各省的大客户。今天主持人是钱俊尧,他今天特意穿了官服,这可不是民政官日常穿的藏蓝中山装,而是正经头戴素金乌纱帽,身穿绯袍,前后绣着云雁补子的正四品官服。这种大日子,台上诸位琉球的大人都是官服打扮。上面一群大明的官,底下更大的一群大清的民,大伙待在一块,也称得上相映成趣。

    钱俊尧乐呵呵作了个罗圈揖“各位东家,诸位掌柜,在座的有好多位是在下老朋友,今天咱们招标我就不打招呼了,免得大家觉得台下有什么猫腻。”大伙儿凑趣笑了一阵,过一会喧闹声没了,他继续说道“大概的章程诸位早就知道,我今天最后说一遍,要是诸位前面听到的和我今天说的不一样,以我今天说的为准。”

    介绍人实在太复杂,也不清楚在座的都是从哪里听的消息,老钱还是花时间念了一遍。其实台湾这拍卖也很简单,就是生地、熟地(开垦过的)切成一块块的整片,按照块拿出来拍,今年拿出来的不是租而是卖。

    老钱在上面比划着“不少人问我什么人可以换地,我这里重申一下,不管是汉、还是苗、黎、瑶、峒、山哈(畲族)我们都算数。就两样不要,得麻风的不要,缺胳膊少腿的不要。”

    底下传来一阵怪笑声,有人大声嚷嚷“那些贱民、罪人算不算?”这是家里官府有人的人家,钱俊尧回道“粤琼两地的疍户不算数,其他什么乐户,丐户都算数,罪人你要是能搞到也行,别让官府跨海来缉拿就行。”这就相当宽了,真能大批往外倒腾的都是家里有当官的,或者能搞定当官的人家。

    等到没人问话,老钱继续说道“人这么多来回输送都要时间,咱给大家放宽松些。明年六月前一半人到台湾。”他拿起舆图给大家比划,大安、鹿港和安平这三个港到码头点人算数。至于后面一半可以放宽到明年年底,到一半人给一半的地契,到齐了十天内官府把契书办好。台南这地方六七月份能收一轮甘蔗,他特意提醒“明年六月前没把握的,投标书可要小心些,到时候收了糖,咱们可不让运出岛子。”

    到底怎么换,钱俊尧开出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