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三十九章 求内附

第(2/3)节
都免了,这队骑兵会穿州越府一直往北京赶。几乎同时,福州巡抚的秘折按六百里加急的速度直接发了出去,金大人吸取上次教训,这次不但不隔夜,连稿子都没卷写,秘折亲笔写完当场发出。

    蔡方两人出城的时候,王浩正在客栈里拿着铜镜使劲看自己。躲了一年多,终于没躲过这一刀啊,王大人脑袋光溜溜的,就头顶留下两三寸扎成细细的一条小辫,看着很像戏台上的小丑。没办法,要是一直待在福州可以托词外国人问题不大,现在他要去厦门,路上还留着长发也太碍眼了些,王大人其实还是挺怕死的。两条中赶缯还要拉货,再说满船大半都是没梳金钱鼠小辫的真到厦门更碍眼,所以这趟他是搭泉州金家的货船过去,反正路程不长大概一两天就到。

    厦门这个岛子,明朝中期前一直默默无闻,虽然在海上但是北面泉州从宋朝就是闽地大港,南边海沧(今漳州龙海)是明朝隆庆开海时福建唯一的贸易港,夹在中间的厦门就是个普通千户所驻地只能算个渔港。结果等郑成功在金、厦两岛立起反清大旗,这地方战略地位一下就起来了,郑家就以两岛为总根据地,汇聚闽地的人丁粮食,靠着贸易赚的银子买倭国盔甲刀剑硫磺,夷人火炮硝石黑奴,生生对抗了满清一国十几年。

    明郑投降后,施琅上疏康熙把福建水师提督大营立在厦门岛上,他要通过这小岛,遥控澎湖、台湾诸岛的局势。今年四五月份,施侯爷大营刚刚从泉州移到厦门,现在水师提督衙门快建好了,施琅将是第一位入驻的提督。

    衙门还没建起来,陶二成倒是已经驻扎在厦门。他现在的名字叫郑观潮,福州府福清县人士,在厦门开了个益兴号铺子专做粮食生意。小陶正在给王浩汇报工作“大人,按照您的指示,我这个组四月转到厦门,现在在岛上已经有八个人,都有合法身份,除了这家铺子,另外开了一家字画店作掩护,备有一条私船可以随时出海。”

    年初的时候,王浩没有任何情报就断定水师提督衙门会移到厦门,提前让他过来布局,他对大人的预判崇拜的一塌糊涂。“大人,那件事应该能开始办了。”

    施琅是泉州晋江人,他还待在泉州的时候,施府的管家下人已经好几波到厦门打前站,因为提前有准备,陶二成迅速拜访提督府管家,花钱拿下施府后厨供货权。等六月整个施氏家族都搬来厦门,陶二成用上浑身解术和后厨的大厨,二厨,白案红案杂役二十几口打成一片,倒贴钱的供货商谁不喜欢,没用多久不光是粮食,阖府的蔬菜果子,鸡鸭生鲜都成了益兴号一家独家供货。按照王浩的吩咐,陶二成也没有着急,他在稳稳的等待机会,谁想到机会很快送上了门。

    施家本就是大族,施琅叛了国姓爷投靠大清的时候,国姓爷一怒之下把施家在厦门的叔侄亲友杀了个遍。等施琅被康熙解甲收在北京做内大臣的时候,估计也是精力无处发泄,这位猛将兄竟然一气生了八个儿子。这些年施家下一代逐渐成长起来,长子已经在北京吏部做到正五品,次子施世纶名气最大,今年当上江苏泰州知州。为了趁在位时候更快提携孩儿们,去年澎湖海战的时候,施琅一气带了三个儿子在军里,结果清兵大胜,总司令的孩子自然是功劳大大的有。

    三个儿子提拔的提拔升迁的升迁,现在都在闽粤各营头里当着不大不小的中层干部。四子施世骥去年不过二十二岁,连战场都没上,待在厦门也得了一个‘备器械,输粮饷,沉着用事’的考评,战后这位官二代火箭提拔,直接当上了南粤镇右营管营守备,只差一级就是正经的将军了。

    这位七月回厦门公干,大帅的儿子来厦门,各个营头的将官自然上赶着巴结。某一天施守备又被请出去吃酒,等醉醺醺回到家里已经是半夜,这位可能是觉得口干闯进后厨打算弄点醒酒汤之类的,结果这时候后厨没人,只有一个厨娘值班。按常理福建女子黑黑瘦瘦的实在没什么看头,可是这会儿施守备喝了老酒,不顾人家苦苦哀求直接在厨房里就地正法了,等到众人闻声赶进来时候,这位年轻的大人还站在地上,跨上那东西还在厨娘下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