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李代桃僵
第(2/3)节
先生一个傻乎乎的侍卫(可怜的二狗子)聊天,那小孩说他从小都是这么留发,他们村都是,而且他家那很热,比这里热多了。这么说,还真有可能是缅甸,在座有一位家里很有钱,家里派过管家去暹罗买珍宝,暹罗特别热,缅甸在暹罗隔壁,想必也很热吧。而且这小孩眼神那么单纯编不出来的。还全村都是,这至少证明在一个很热的地方有一小片地盘一直是明国的。
“对了,那位钱先生(钱俊尧)让我帮他找一个能书写的通事,他们有一些财货要卖,后来我帮他译的,这些财货诸位大人可以看看是哪里特产。”程顺泽不愧是才子,只抄写过一遍他把货物连多少斤都能默写出来。这量很是吓了大伙一跳,可价值在座没有一位是做生意的,谁也估计不出来。马上有两位大人叫来家里采买的奴仆,让这两人分开算分开写,算这些东西值多少钱,最有可能哪里来。答案很快出来了,来源他们都说不清楚,不过来自南洋无疑。价值两个人一个得的是六万七千两,另一个算的是七万一千四百两,其实肯定值不得这么多银子,要能卖这么多王浩肯定会笑死,他们用的是采购价,而且还是零售的价格。
有位一直没有说话的法司正卿(正二品,司法部长)说道“如果他们说的是真话,缅甸有过明人吗?有身份的明人?”年轻人脑子就是快,程顺泽张嘴就说“有啊,先孝匡皇帝(永历皇帝朱由榔)和哀愍太子(朱慈煊,与他皇帝父亲同一日被吴三桂斩杀)。”这句话说出来堂上立刻寂静无声。这位惹祸的才子还在继续说“父亲大人,孩儿记得下午在孔庙,王先生并没有跪孔圣。”王浩当然不会跪孔子,大凡庙宇啊祠堂啊都有规章礼仪,孔庙他进都不想进,可是主人非邀请他们进啊。
有钱,到这年月还有几百个明人护卫,听说还有两千多被打散的部曲在来的路上,有绝世大儒辅佐,这位公子说北京官话,还和普通的北京官话不大一样,宫里的官话是不是更特殊一些?那位司法正卿站起来指着那两个奴仆“冲撞本官,来人啊,把这两个奴才拖出去打死。”刚才大家忙着讨论,忘记让这两个采买仆人下去,其中有一个还是在座一个大人小妾的远房侄子,这位张了张嘴没敢说话。
金家的族老今年已经八十九岁,是在座年纪最老的一位,他颤颤巍巍站起来走到堂中,朝着众人跪了下去“我们金家是洪武十三年奉旨来的琉球,成化年间(14651487年)也曾出过三司官,现在我们金家家道中颓,已经两代没有出过五品官。”他把头触到地上磕的蹦蹦响“我们金家是大明的人,各位大人祖上也都是闽人,请各位大人想想朝廷的恩德,也想想自己的祖宗,救救那位公子吧!”
“大爷(对老人的尊称)这是做什么,快请起来。”,上手坐着的这位叫毛龙达(官名叫做美里亲方安季,亲方两字代表他三司官身份),他三两步走过去,亲手把金家族长扶起来。能在这么错综复杂的琉球当到三司官,这位绝不是个傻子。先皇殉国的那年哀愍太子应该十一二岁,到今年已经二十一年,那位王公子年纪对上了,这是有哪位忠臣行了赵氏孤儿(可自行百度)之事啊,他请别人扶住金老,自己正冠对着馆舍方向拜了三拜“今晚这堂内一言片语,都不能说了出去,谁要是在外面讲了昏话,我毛某人就是拼着身家性命不要,也要让他死无葬身之地。今日之事毛某有个思量,请大家参详参详。”
大家都围在四周看着他。“那位公子如果没来琉球,”他又朝着馆舍方向拱了拱手“咱们身在这偏远之地也确实做不得什么,如今既然来了,那拼着性命总也要保他一辈子平安。”那位金老先生又要过来给他跪下,被大家拼命拦下来,毛龙达继续说“我的意思,那位明悟先生既然传话想找个最偏的岛子,那就是人家已经想的明白。人家想让帮的咱们一定要帮,人家不想让帮的,咱们绝不能瞎帮,一分不到不可,一分过了不行。”
果然是能做到三司官的人物。这政治智慧确实远超在座很多大人。不帮那就是不忠,不但对不起国对不起族还有违自己本心。但是多帮,人家是来找一个孤岛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