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5页

第(1/2)节
    眼看林知非神色愧疚,林璇立即道:“如今的情况女儿十分满意,出入朝堂,可为百姓做一些小事,看着卫国越变越好,女儿心中十分快活。若是重新做回困于内宅的女郎,女儿只怕要不适应。”

    林知非看着神采耀目的林璇,只消想一想原本能大放异彩的女儿,最后却埋没与内宅之中,心中便生出无限婉叹。

    这或许是顺应天意的选择吧,他家的女郎就应该这般耀目且璀璨的活着。

    卫国战事消停了下来。

    卫恒实施了轻徭薄赋的政策,又鼓励百姓耕织,他任命了许多羽人,召回各郡有些经验的老农,教他们如何制作曲辕犁和高转筒车。

    曲辕犁需要铁来制作,钛矿为国家所有,寻常百姓并不好得到,卫恒便用国库拨下资金,令威盟军的人带着铁矿去各郡监督曲辕犁与高转筒车的制造。

    威盟军护送银钱,他们是卫恒和林璇的死忠,又是原尧城郡的郡兵,所以他们知道王上此举都是为了卫国着想,若是有人不长眼的敢阻挠,便是那世家大族,他们也是不惧。

    在各种铁血手段治理之下,卫国进入了火热的春耕时节。

    一批批粟米种植进了水田,大豆蔬菜水果栽种在旱地,当夏日的风吹来之时,各种作物绽开了生机,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庄稼农人,每每经过自家田里看着开始进入灌浆期的粟米,纷纷露出了笑颜。

    这粟米涨势势头很好,心中估算交完税后,自己所剩的粟米量,这些农人便越发有干劲了。

    一切都开始平稳下来,眼见卫国日日恢复生息,本来因前太尉杨浩之死而对卫恒心怀恨意的吕谅,也对他少见的缓和了脸色。

    今晨早朝之时,吕谅一派的官员面上便有了喜色,只因郑都的使团即将到达卫国。

    每年五六月,便有从郑都来的使官去到卫国、赵国、燕国清点三国上贡给郑天子的赋税。每到此时,三王纵然心中十分不愿,但碍于祖宗家法还是不得不把赋税交予使官。

    今年恰好特殊,今年恰逢郑天子五十寿宴,需三位诸侯王一同至郑都觐见。而卫恒又初登基为王,于情于理更要去拜见郑天子,以及见见别国国君。

    自家事自家管,卫国的国事平白由郑都的使官插上一脚,莫说卫恒了,就算是卫国本地官员,面上笑嘻嘻,心里也却是不爽的。

    扫过议政殿中的百官,卫恒淡漠道:“帝都使官即将到来,介时则需要人去迎接他们。孤看来看去,便感觉相国十分适合这一差事。”

    吕谅弯了弯腰。

    “吕相国,便由你去接待帝都使团。孤听闻使团中亦有你的老友,尔等可顺道叙旧,便是再好不过了。”

    吕谅手持象牙笏板,弓腰道:“老臣遵命!”

    吕谅是郑天子任命的相国,他自然是忠心于陛下的。让他去接帝都来人,这安排倒也合适。

    卫恒漫不经心的处理完朝中要紧事务,目光一转便忍不住放到林璇身上。

    林璇位列九卿,位置在百官队列之前。

    她容貌迤逦,眉眼精致如同琢玉师仔细雕琢而成。她就穿着那身绛红色的官袍站在一群年龄不小的臣子当中,显色尤其醒目。

    那绛红的官服衬着她格外白皙如瓷的皮肤,衣领较高,遮住了大半脖子,只能看到一小片如雪的肌肤露了出来,那片肌肤被绛色一衬,便如同红梅中的白雪一般。

    耳边大臣沧桑唠叨的说话声渐渐远去,卫恒看了林璇一眼,便还忍不住再看一眼,直到最后,他便目光都黏在了她身上。

    林知非昨日同林璇下棋,就有些怕她和王上日久生情。一番试探之下,他便明白自己是想多了。

    但他心里依旧有些敏感,以致于他敏锐的发现王上似乎是盯着他家女郎,连眼珠子都不会转了。

    林知非心头一跳,只偶尔抬头,细细看向卫恒,有鎏珠遮挡,他并不能看清王上的神色,却能敏锐的判断出王上压根就没有再听臣子说话了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