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50页

第(1/2)节
    海兰珠的风光究竟能保持多久,大家暂时无法预测,只能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哲哲见识过海兰珠的疯狂和皇太极的不可理喻,现在也就一心一意照顾大玉儿,只盼她能安安稳稳地生下孩子,别的什么事也不去理了。

    所幸海兰珠这人真是要手腕没手腕、要能力没能力的,只会嘴上嚷嚷,她虽然叫得凶狠,却也没能真做出什么事情来把大玉儿怎么样,又过了鸡飞狗跳的几个月后,大玉儿成功生下了九阿哥,母子平安。

    到了这个时候,一直对永福宫不闻不问的皇太极也终于过来看了看他的新儿子……不得不说,大玉儿的身体比海兰珠那是好太多了,即使海兰珠怀孕的时候大吃大补外加各路人马嘘寒问暖,而大玉儿只是一如平常甚至有时还要受点儿气,但九阿哥看着就比八阿哥健壮得多,也好养活得多。而且九阿哥出生的时候刚好是傍晚,那漫天的火烧云啊,真乃吉兆——于是皇太极大手一挥,九阿哥就叫福临吧。

    事实上皇太极给九阿哥取个名字完全是随性而为,应时应景罢了。但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八阿哥还没名字呢!海兰珠又哭闹了一番,皇太极好说歹说哄来哄去,又说要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给八阿哥取个好名字,海兰珠这才转哭为笑。

    然而海兰珠也没笑多久,这才刚过了九阿哥的满月,八阿哥就病了,病得很严重,这下子宫里又翻了天。

    偏偏事情都赶在了一块儿,这种时候前线又传来了弹劾的奏章,说多尔衮在围攻锦州的时候擅自下令让士卒轮番回家,而且还退兵三十里——简直是胆大包天!一时间本来就对多尔衮年纪轻轻身居高位而心有不满,但碍于皇太极对多尔衮极为宠幸而无可奈何的宗室亲贵、大臣们全都跳了出来,纷纷要求严惩睿亲王,治他一个擅改军令、延误军机之罪!

    那些心怀不轨、幸灾乐祸以及围观看戏的人们都不禁暗想:一旦宸妃出了什么事儿,皇上的心情一定会极不稳定,逮到谁谁倒霉——上次宸妃产前抑郁,大贝勒代善和他的两个儿子在高丽打了胜仗回来,都被皇上骂得狗血喷头……这一次八阿哥病重,睿亲王偏偏这个时候撞上了枪口,真是不倒霉才奇怪了!

    第30章

    多尔衮被弹劾一事正赶上八阿哥病重,人人都觉得多尔衮会倒霉,就连多尔衮自己也不例外。

    说来多尔衮这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实上多尔衮就是故意这么做的,上辈子他也这么做了,有理由有根据:兵士并非轮休回家,而是以组、队为单位去修理军械,那么在集合的时间之前,若家住得近的,回家一趟也是人之常情;至于退兵三十里,那是因为围城一年多以来,以骑兵为主力的八旗将士们的马儿把三十里内的草都啃光了,若不退兵三十里马儿都要饿死了。再加上几个月之前多尔衮才用过退兵这招来引诱锦州城内的祖大寿带兵突围,结果使对方损失惨重,所以这次他们一定不敢再试一次了。

    这两条军令本身毫无过错,却会使此时心情不稳的皇太极勃然大怒——而多尔衮之所以敢再次这样做去惹怒皇太极,自然是有理由的。

    上辈子也是赶在这个时间段,多尔衮这样做了之后,皇太极差点儿就要杀了他——当然,这里面确实有海兰珠的挑拨和枕头风的作用,但那只是多点了一把火而已……多尔衮心里清楚,真正的原因是,当时已力渐衰弱的皇太极恍然意识到,他一直在栽培的好弟弟,风华正茂且势力愈盛的睿亲王多尔衮已然逐渐长成了一个大威胁!这个威胁,无论是对皇太极,还是对皇太极的继任者,都如芒刺在背。所以皇太极想借机办了他,甚至杀了他,后来还是大玉儿想了个法子帮了多尔衮,又是一场朝堂风波之后,多尔衮最终只是被降爵了事。

    这一世,尽管多尔衮之前和皇太极的关系远胜前世,但多尔衮并不认为皇太极就会不想杀他了——因为多尔衮的威胁也更大了!他年轻力壮、声名远播还战功赫赫,更重要的是,非但群臣对他风评甚好,便是在军中,多尔衮也是势力庞大。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