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6页

第(1/2)节
    住了挺多年,空间利用几乎到了极致,每一个柜子都塞得满满,鞋柜放不下鞋,已经在玄关处摆了好几排,每次回家,王京宇都颇觉喘不过气,毕竟能活动的空间实在太小。

    “京宇,你回来了。”丁玉正在给儿子喂着饭,她常年在家,又有自己的父母和王京宇的母亲帮忙不太辛苦,保养得很好,和刚结婚的时候并没有太大区别。

    “嗯。”王京宇略有些疲乏,他靠近看着妻子给儿子喂饭。

    丁玉像是随口一问般提起:“你妈妈……”

    这三个字一出,王京宇表情立刻变臭了:“当然是又来了,她还真准时。”

    两个多月前,母亲发来的信息他还起初还以为是气话,结果最后才惊愕地发现,她居然来真的!

    王京宇根本无法接受母亲这莫名其妙的想法。

    她一没有丧失劳动能力,这能跑能跳能干活能自理的,二是存款、住房、养老保险样样都有。

    这到底凭什么要他给赡养费?别人的爸妈会这样吗?自己有钱,居然还向儿女伸手要钱。

    还不只是这样!

    什么根据法律,这根本就是恶法!凭什么他妈妈不差钱还要他出资赡养?这赡养难道不是针对那种走不动路,躺在床上只靠儿女照顾的老人吗?

    让他给赡养费,也行啊,那难道不该让他先继承财产吗?宁初夏把钱都给他,那他要怎么做都行。

    王京宇原本根本就不打算回应这件事,他可不觉得他有必要给钱,却不想宁初夏还真绝情,直接发了一段和律师沟通的电话录音。

    那位律师很贴心,回答宁初夏的问题时细致又负责,可听在王京宇这,却只觉得作呕。

    还不是冲着他母亲给的钱?否则哪会回答得那么细致?

    那位律师大谈什么抚养赡养对等,他懂个屁的法律!连国情都不懂,也不看看身边有多少父母是补贴儿女的?

    可无论情绪再大,这不还得憋着吗?他正打算关掉录音,就听见宁初夏又问了。

    “律师,我知道给孩子买房的钱是赠予,但我的孩子这几年来,陆续以买车、给孙子上补习班、资金周转等为理由找我借了钱,我只有转账明细,如果他们不愿意支付赡养费,我可否讨要这一笔钱呢?”

    宁初夏的声音里有几分急切:“虽然我没有充足的证据这钱是找我借的,但是我已经在几年前分别为他们购房补贴了钱,总不能说我还给成年儿女发生活费吧?”

    “您别着急,这件事不用担心,在我看来……”

    没错,这段录音在这就戛然而止了。

    王京宇猜不出母亲是故意想让他听还是因为操作不顺畅一不小心少截了一段。

    他没地方问,只能打给了公司的合作律师。

    当然,这开头用的自然是“我有一个朋友。”

    虽然那位律师最后还是帮忙解决了问题,但全程王京宇还是在对方有几分怪异味道的解答中,支支吾吾,不想应对。

    反正最后的结果,王京宇还是选择了损失较少的选项,乖乖地给了宁初夏要求的赡养费。

    丁玉阴郁道:“家里本来就没有太多的流动资金了,她这个当妈的怎么做得这么绝?”

    丁玉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家庭主妇,她对于回到工作岗位并没有任何兴趣。

    她一直很庆幸自己找到了个好丈夫,在金钱上王京宇向来大方,凡是丁玉伸手,都会给出足够的钱。

    在公公还在世的时候,偶尔丁玉会觉得生活有几分窘迫,她习惯了大手大脚,和丈夫在一起享受,没有储蓄的习惯。

    不过在公公走后,原先有些窘迫的开支情况便立刻得到了缓解,婆婆实在太好说话,只要丈夫说话,就没有不肯出钱的时候,非但如此,还经常来出力帮忙,对于家里需要她做的事情从不推脱。

    可没想到,上回丈夫一去,回来就告诉了她这个令人不快的消息。

    本以为最差的结果就是让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