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67页

第(1/2)节
    赵翠儿独自在刘家坐了一会儿,她其实是想劝苏雪桐避嫌的。

    可始终不见苏雪桐从厨房里出来,她探头看了好几次,只能吆喝道:“桐姐,你忙,那我走了啊!”

    苏雪桐戴着围裙,装模作样地探出头:“翠儿,留下来吃完饭吧?”

    “不了,不了。”赵翠儿出了门。

    今儿晚上,苏雪桐煮了面疙瘩汤。

    自从来了这里,已经连续吃了十来日的稀粥,她倒是想吃点面条,就是不会擀,只能用面疙瘩汤解解馋了。

    苏雪桐存了点坏心思,面疙瘩汤做好了之后,事先盛出来一碗,又往锅里撒了点儿盐。

    刘山见天在外面撒欢,不到天黑就不会回家。

    苏雪桐一个人先吃饱了饭,将剩余的面疙瘩汤捞到了盆里,又扣了个大盆在上面。

    她捧了绣样儿坐在灯下,煞有介事地瞎比划。

    果然是天黑透,刘山才从外面窜回来。

    他抬头看了眼堂屋的灯,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去了厨房。

    灶台上扣着盆,他掀开了大盆一看,今儿总算改善生活了。

    他连厨房门都没出,掂了筷子,立在灶台前开吃。

    一口面疙瘩入口,他咧着嘴嘶了一声儿后,大喊:“苏雪桐,你到底会不会做饭啊?你是不是把卖盐的打死了?”

    苏雪桐听见他的喊叫,心里格外的舒坦,将绣花针随意往绣样里一别,走到门口道:“你有两个选择,吃还是不吃!”

    “吃!”这么好的疙瘩汤,他为什么不吃。

    刘山气急败坏,掂起茶瓶,往大盆里添了些开水,再尝一口,味道又有些寡淡了。

    不过,比齁死人的好吃。

    他吃饭很快,也不知道有没有五分钟,半盆子疙瘩汤就没了。

    将盆往灶台上一放,转身想要进屋。

    苏雪桐拦了他道:“去,洗碗!”

    刘山皱着眉:“那是女人干的事情!”

    苏雪桐并不气恼,只说:“那成,往后我只做自己的饭。”

    刘山炸了,嗷嗷叫地说:“苏雪桐你吃我家地里长出来的粮食,住我家的房子,你不给我做饭,你要脸吗?”

    苏雪桐撂下一句:“我只说一遍。”抬脚进屋。

    刘山犹豫了,他闹不准她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要是在=以往,他能吃准了她不敢。

    可最近这女人的心都长歪了,村子里的人都说她和那个哑巴有了首尾,现在之所以还留在他家,就是为了他家的二亩地。

    今儿他四叔刘思宝还在背地里教他,让他把她赶出门。

    可她要是走了,自己该怎么活啊?

    饭不会做,农活也不活做,难不成像他四叔一样当个游手好闲的二流子?

    刘山越想越气,想要跳脚。

    可这时候,堂屋的灯都灭了。

    刘山思量了片刻,转身去了厨房,从水缸里舀水,将碗刷了个干干净净。

    刷完碗后,甩了手走出厨房,心里想:他可不是真怕她,而是吃饱了撑得,消消食还不成嘛!

    可那女人就是个坑,刘山刷了一回碗之后,每日的碗都成了他的。

    如此过去三日,刘山又听了外面人的捣鼓,准备回家和苏雪桐翻脸。

    他一进门,就瞧见苏雪桐趴在四方桌上写着什么。

    他咋咋呼呼地说:“你一个一天学都没上过的女人,会写什么?别把我的铅笔头用没了!”

    刘山的炕头前放着一个军绿色的书包,那里头装的全部都是他的宝贝。

    原先的宝贝是沙包和一本又破又烂的连环画,现在那些倒不宝贝了,他的书啊本子铅笔啊,成了他新的宝贝。

    人好像是只有失去,才懂得珍贵。

    刘山可喜欢上语文课了,他们语文老师是个山羊胡子的老头儿,讲起故事来,比村长家话匣子里的都好听。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