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第(2/2)节
赵大人,我记得当年你是吉州秋试第一,后来又选为省试第三吧。
哦,呵呵。已是多年的事情了,若不是大人你说起,我都不曾记得了。
吉州可真是个出读书人的好地方,今年的榜上又有不少吉州人士。温如成笑了笑,道。
我们南地,或许除会应试外别无它用,大多士子重视科举,不过是以此谋得一个出身前程罢了。
如今朝廷,南北各占一半。比之当年,朝中士子尽北地,已是让人大为宽慰了。科举教化之事,利民利国。为谋前程而读书,也未尝不可。你我又不是那些北地高门大户出身,如今有这般成就,都是当年长辈缩衣节食,勤俭持家,存下银钱供我等求学所致。通宵达旦,彻夜苦读,哪个读书人没经历过,既然比不得高门大户,自然更是负担重重,你也应是理解谋取前程之事的。温如成缓缓劝慰道。
愚懂,但亦可悲。当年,我等求学,尚有一番意气。可如今呢承平已久,早已失了锋芒,词臣阿谀奉承,欺瞒媚上,像那个北地吴光中,出身河中吴氏,吴家宝楼,藏书万卷,谁人不知。想他坐拥宝山,见识不凡,偏偏做的些什么诗赋,竟全然一片雕琢粉饰,全无贤人之风范,这样的士子,还能夺得第一,可晓得如今朝中人大多如何想得。当我大晋立国之初,帝王提拔寒门子弟,硬生生擢落朝中宰辅,高门之子弟。可如今呢这朝廷,这江山,这百姓,又有多少人还在意赵志成的声音慢慢低了下来,直至毫无声响。-
第(2/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