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页
第(1/2)节
“所以我站在这里。”
她退后一步,跪地三拜。
“掌门,我看见你研制的千金方,就知道你不同于所有人。我希望跟着你,我想看一看……我想看一看,你能创造出怎样的世道。”
裴沐站着,坦然地受了这一礼。
她抱起双手,食指点着下巴――这是她思考时惯有的一个动作。
突然,她冷不丁问:“赵夫子,你以为我是要去推翻大齐的统治?去自己当皇帝?”
赵衡烟抬起头。她没有说话,神情却有点疑惑,像是在问:难道不是?
裴沐微微一笑,伸手将她扶起。
“起来吧。既然入了崆峒派,就按修士礼节即可,平时不必叩拜。修士的膝盖……不是用来跪的。”
她转过身,望向东南方――昭阳城所在的方向。
她的视野被山谷阻挡,被千万里遥远的距离阻挡,但当她凝视那个方向,她眼前倏然又浮现了那无数房屋、街道,那黑沉沉的宫殿,那宫殿里的灯火……还有那个好像永远都在忙碌的帝王。
“掌门……”
赵衡烟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掌门,那我们……究竟要做什么?”
裴沐对她一笑。
“我们要去当好一股‘活水’,不让这律法严谨的天下,因为太过严谨、太过求稳,而陷入停滞不前的泥泞。”
她语气温和沉静,却自有一股不容违逆的意志。
“至于具体要做什么……你之后跟着我,总会明白的。”
这番话说得不清不楚,仔细一想,却又像另有玄机。
赵衡烟皱眉思索,也不知道她自己想到了什么,那眉头渐渐舒展,神情也渐渐阔朗。
她问:“掌门,我们会救那些人吗?阿容,阿翠,阿莲……还有当初我那被砍了手的贴身侍女,我们会一直去救这些人吗?”
裴沐望着她的眼睛。
“如果不是为了救这些被‘律法’和‘大局’忽略的人,我们又是为了什么站在这里?”
赵衡烟躬身一拜:“属下遵命。愿为掌门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裴沐点点头,对着远方淡淡一笑。
很好。
她最喜欢赵衡烟这样的人了――这么板板正正、严肃认真的可爱之人,最好忽悠,最适合抓来干活了。
裴沐,一名出身大齐中枢、出名长袖善舞的前任官员,如此欣慰地想。
第53章崆峒派
西北比中原更冷,山里又比山外更冷。
二月下旬,雪仍是飘着,山里处处都是琼枝玉树。
硕大的雪花砸落下来,在即将飞进山谷时,有隐约的灵光一闪。霎时,冰雪消融,化为丝丝水流,悄无声息往两边流开。
隐蔽的山谷里处处绿意,虽然萧瑟,却更像南方的冬天,而非西北的寒冬。
清晨,学堂里已经书声一片。另有几间屋子,专门用来堆放竹简。
年轻的掌门身披大红金丝白狐绒披风,手里抱着个暖炉,站在高处,俯瞰山谷中的一切。此时,她正偏着头,听书声琅琅。
听着听着,她就对身边人笑道:“‘六国余孽’便有一点好,大多出自王室,知道诗书重要,怎么也要弄点竹简回来。这样,就不愁没有启蒙的书册了。”
“还是因为掌门提醒,我们才有意收集这许多竹简。”
赵衡烟一身青袍,似未经雕琢的天然美玉,面上疤痕也不掩清秀风姿。她神情端肃,一板一眼汇报情况。
“遵照掌门谕令,崆峒派门规已经初步制定。本派设掌门一人、内门长老五名、客卿长老七名,一众弟子先入启蒙堂,再分为药、农、工、侠四部,并设四名部首、四名副部首,统辖四部,直接听命于掌门。”
她说完,略犹豫一下,含蓄道:“掌门,我们而今人虽不少,但大多都只当得弟子,只有六国出来的人,勉强可以胜任门内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