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0页

第(1/2)节
    但她只是个通房,不知道族谱中的第二个名字是什么,只好给他起名叫“斌”,希望他将来文武双全,光宗耀祖。

    李嘉斌怨恨母亲被人赶走了还记挂着那边,怎么也改不掉奴性。

    “中间他经历了什么,怎么长大的,我打听不到,想来吃了很多苦吧。”颜嘉明说。

    沈娇宁安慰道:“既然都牵扯到这样的国家巨变了,那时候整个世界都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小家受到影响是必然的。我也相信他吃了很多苦,可是世界上吃苦的人很多,这不是变坏的理由,很多事情是他自己选择的。”

    “我知道,他也已经被送去农场了,希望在那边能好好劳作,早日醒悟吧。”

    ……

    又等了一周,南方军区的文工团也可以报名了。

    沈娇宁借了自行车,意气风发地到绵安市报名点提交了表格,这个时候车少,她觉得空气都新鲜极了。

    报名点的人给她盖了章,告诉她,五月二十号早上八点凭这个表进去考试,不能迟到,晚了就错过了。

    沈娇宁记下了,从这天开始,就每天找时间练准备用来考试的舞蹈。

    这期间,他们照常出去演出,自从李嘉斌出事后,又来了个新的古典舞老师,但团里一直有意向让古典舞演员加入到芭蕾舞剧中,代替电影里沪市舞者的群众伴舞角色。

    把他们放电影里不行,可只是在平时演出中这么干总问题不大,大多数普通观众都不一定能区分芭蕾和古典舞,没那么多讲究。

    颜嘉明说这是她编排的舞剧,要看她的意见,沈娇宁没什么不同意的,不出意外的话,她秋天就要去部队了,芭蕾组一直没招到人,等她一走还不知道以后跳什么呢。

    大家团结合作没什么不好,有群众伴舞,场面更大,震撼力更强,不管古典还是芭蕾,大家都是跳舞的,实在没必要搞割裂。

    就在沈娇宁等着去参加部队文工团考试的时候,她接到了两个通知。一个是沪市舞蹈学校发来的邀请函,请她过去担任芭蕾舞助教员,给出的待遇很好,包括为她提供创作的一切必要支持。

    另一个更令人惊讶,居然是京市发来的,说要开展文艺工作的相关会议,邀请在电影、戏剧、音乐等各界文艺工作者参加,共同探讨文艺发展问题。

    沈娇宁拿着两份通知,说不激动是假的。

    沪市舞蹈学校还能理解,可能是有舞蹈演员回去说了,可这文艺工作会议,去的都是各界名人,留名后世的,她才只排了一部舞剧,就被邀请了?人家是怎么知道她排了舞剧的?

    她一直觉得这部舞剧只有省里的人知道,还等着电影上映了再传播到全国呢。

    会议时间定在五月底,正好可以等考完部队文工团再去,沈娇宁决定参加,并且开始写发言稿。

    如果有机会让她发言的话。

    第63章《女儿》24  火车上(修)

    沈娇宁决定去京市参加会议,至于沪市舞蹈学校的邀请则婉拒了。

    相比于教导学生,她还是更喜欢自己跳舞,她享受站在舞台上的感觉,也一直觉得,她是属于舞台的。

    沈娇宁被邀请参加京市会议的通知,是团里领导给她的,没多久,领导们就专门喊上她一起开了个会,主要是说文工团对文艺工作的一些建议,让她到时候去了不至于没有话说。

    也是怕她乱说话,比如前段时间排挤芭蕾什么的,这种丑事要是传到京市大领导耳朵里去了,绵安市文工团的领导可能得换一茬。

    沈娇宁都微笑着应下,表示记住了,绝对不会乱说话。她还没那么无聊,当然她也不准备说领导们提供的套话,她有自己想要说的话,这种宝贵的机会当然不能浪费。

    很快,其他人也知道沈娇宁要去京市参加文艺工作会议了,这是有可能见到京市那位大领导的!

    大家激动坏了,现在的人都以能见一面大领导为最高荣誉,没想到沈娇宁这就快要实现了!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