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第(2/2)节
连绵,及至秋日,才转为晴好。”
“臣彼时虽觉不妥,但居于宫中,鞭长莫及。直至此次秋收祭行至戎城,发觉阴晦之气并未完全散去,才知久雨到底是影响了城中生机。”
“阴晦之气,那是何物?”惠仁帝追问。
“乃是雨水中的杂质。”宓葳蕤直言道,“此物落雨便有,一两场雨造不成什么大碍,天地间往复循环的生机便可化解。然而,今年却不同以往,雨水不停,晦气聚积过甚,压制了生机。”
“臣虽已借着秋收祭除去了晦气,却无法挽回田间收成。”
“是以臣奏请皇上减免戎城等几处府郡今年的赋税,以保边关诸城百姓安稳过冬。”
阶下百官一时间议论纷纷。
有昆城地动在前,倒是无人质疑宓葳蕤所言。
然减免赋税可是大事。
可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便能定下的。
惠仁帝想起此前王培传来的密信,信中说宓葳蕤想出城看看,未免节外生枝,便用皇命将请求驳了回去。
原是如此么。
“朕听国师的意思,似乎只需减免靠近边关那几座府郡的赋税?”惠仁帝说出心中疑问。
宓葳蕤看向御座之上的惠仁帝,“如皇上所言。”
“这是为何?”
“靠近京城的府郡有龙气庇护,生机压制不住晦气时,龙气也能将其驱散,而边关的几座府郡,因着与京城相隔千里,龙气有所不及,是以受晦气的影响便大了些。”
这道理浅显易懂。-
第(2/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