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6页

第(1/2)节
    一行人抵达昆城,大皇子当即派兵镇压□□,组织城内富商捐粮施粥,夙兴夜寐,事事亲力亲为。

    昆城太守心服口服,多次上书夸赞大皇子行事章法有度,圣上教导有方。

    期间窦章与太医院院判朱济善一同研制出针对瘟疫的良药,终是结束了在昆城内持续蔓延的瘟疫。

    此番动荡长达一年之久,隔年秋初回朝后,惠仁帝大肆封赏。

    大皇子也由此从众兄弟中脱颖而出,一跃成为惠仁帝最为信任看中的儿子。

    这之后的五年。

    喻苏与大皇子争斗,可想而知会是何其艰难惨烈。

    与之相对隔岸观火,最终骤然起势的三皇子又是怎样的心机深沉难测。

    之前宓葳蕤看出喻苏在做戏,便单纯的以为喻苏对他怕也存了利用之心,现在看这其中的纠葛怕是没有他想的那般简单。

    大皇子平定昆城动乱,班师回朝的时间是在两年前,而他体内的蛊毒就是在那段时间被种下的。

    单凭直觉,这之间定然有什么关联。

    喻苏已离开许久。

    宓葳蕤看到透进窗帷的光,才意识到自己竟是一夜未睡。

    他觉得自己怕是魔怔了。

    情绪不受控制的被喻苏牵动,偏偏没个结果让他寝食难安。

    第17章

    雨足足下了三日。

    白露山中不少院落遭了灾,药童提着木桶将积水来来回回往院外倒,决明也不例外。

    宓葳蕤则落得个清闲,待在竹林海,感受不到喻苏的紫气,可见对方还未回来。

    假扮的影卫每日做着和同样的功课,宓葳蕤远远看过一次,那影卫的腰粗了不止三寸,哪有喻苏的不堪一握。

    心中烦闷之下,宓葳蕤在空荡的藏书阁一待就是一整日。

    伽邑国的风俗人情,国法政令,甚至传奇志怪,全都涉猎了一番。

    也知道了,在位的惠仁帝并非太后亲子,乃是低贱的宫女所出。

    若非当初太子意外亡故,其余皇子废的废,死的死,这皇位也落不到他的手中。

    登基之初,不少官员对坐在皇位上的“捡漏皇帝”阳奉阴违。

    尤其是原先的太子党,太子虽亡故,可太孙健在,且已满十四,请立太孙的折子直到太上皇死之前都未曾断过。

    不过太上皇虽然病重,脑子却不糊涂。

    他不愿外戚做大,惠仁帝可不就是最好的人选,果断将手中的势力交给了惠仁帝,紧接着下旨推自己亲儿子上位。

    从这点来看,惠仁帝和太上皇倒是一脉相称。

    当然,惠仁帝更狠。

    在位二十二年,王府的原配病死后,再未娶过正妻。

    世人皆道惠仁帝情深似海。

    可宓葳蕤觉得这完全就是惠仁帝瓦解外戚的计策,也许其中还有些隐秘的恶趣味。

    毕竟宓葳蕤看到,惠仁帝的妃子出生皆是高门贵女……

    如今中宫无主,高位的妃子皆育有皇子。

    这样的情形之下,谁都有可能登上后位。

    甭管当初入宫是心甘情愿还是被逼无奈,进了这厚厚的宫墙,不斗的下场即便不是死也好不到哪去。

    喻苏的母妃柔妃是丞相之女。

    因生的花容月貌,在惠仁帝登基后头次选秀便被选入宫伴驾。

    十二年间,宠冠后宫。

    母妃受皇帝喜爱,喻苏自然也享受着爱屋及乌的待遇,更何况他本身就天资聪颖。

    柔妃身死,对惠仁帝是必然,但对喻苏却是毁天灭地的打击。

    藏书阁外响起脚步声,打断宓葳蕤的心绪。

    他拿起无关紧要的刻本摊开放在眼前后,决明和兰芷也迈步进入藏书阁中。

    同行而来的两人皆面无表情。

    前两日,决明还未明白兰芷为何对他严防死守。

    回到居所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