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4页

第(1/2)节
    林淮自上了专业课又看了些书后,自然对此有些研究,也知道这生产各方面,都在提高效率产能,机器同样需要升级。

    这点上,问到在厂里上班的张承泽,两人聊起来在想法上不谋而合,一个理论派和一个实践派,远程展开了一场合作。

    林淮是对此感兴趣,刚好又有资源可询问的,张承泽就更简单了,他家里是那样的困难,是不能只盯着那点死工资了。

    现实是不允许张承泽立刻辞了工作,出去闯荡,那就得从工作上突破了,要能帮厂里做出点成绩,还能不给他个先进么?

    和林淮聊过几次后,张承泽觉得行得通,便和厂里打了份详细的报告,里面理论依据都有,就是想要调试下机器看数据。

    张承泽进厂这么几年,也算是厂里的老师傅了,技术绝对是过硬没话说,这会儿有想法要为厂里做贡献了,没理由拒绝。

    不过是平日的生产不能停,毕竟厂里还指着这点效益,绝不能断掉了,张承泽当然明白这点,都是下班后来调数据记录。

    忙活了好长时间,也就是之前阮娇娇话剧结束了,见林淮跑二手市场淘了好些小零件,最后和张承泽一起捣鼓出的结果。

    当然,就是凭借两个这样漫长的交流过程,想要有个突出性的进展是不大可能了,要不人家专业机械厂都不用吃饭了么?

    但是就厂里来说,那产能只提高零点几的百分点,量大了的累计,效果确实就不一样了,给张承泽也发了奖金以示鼓励。

    从这事上,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到背后或许还有更大的空间,加上国民经济的调整改革,走向更合理方向,看到了机会。

    自上而下的改革,切实到每个人身上要看到变化,还需要时间来酝酿出结果,最直接的是各国营厂的内部各方面的整顿。

    林淮和张承泽两人,还有其他几个朋友一起,看中了这一点,便是凑钱出力出技术,从小的开始做起,再到这次一大票。

    “那你们,这个干的还挺杂的啊?”

    阮娇娇听来有些糊涂,几人像是合伙做起了维修工的活儿,可遇到合适的,又出钱收购了旧货,修一修又二手转卖出去。

    像样的一个店铺都是没有,就是二手市场的摆摊都不见一个,几人全是下班当学空闲的做这些了,全凭口碑有人找来了。

    也是,阮娇娇想了想现在民用拿给他们来维修的,几乎是没什么东西,自行车、缝纫机那是能用很久,修也赚不到多少。

    而手表、电视机这些贵的,又不普遍,谁家结婚能有这两样不是大新闻呢,林淮他们看中的各个厂的大方还挺有眼光的。

    大机械类说升级要换新,肯定很多厂里是舍不得了,可效益提不上来也是问题,所以,他们这能调试能收购的确实不错。

    “……”

    林淮其实也没想到,最后是走到了这一步,这次能赚到钱,每个人还分了不少,也是抓住了时机了,想到当时不由摇头。

    一开始,张承泽被隔壁一个轻工业厂找到时,还以为是简单维修调试了,没想到,人厂长是看中别地的新机器,要脱手。

    那找他张承泽也没用啊,他一个没钱的工人又没人脉,虽然是个小厂,两淘汰的旧机器,那是他能接手的昂贵玩意儿?

    砸他这儿了,张承泽是真吃不消啊,后面有朋友回来看他时,不免说起来,几人这才开始心思活络了起来,也许真可以。

    此刻回想起来,林淮依然觉得,确实是一次大胆的尝试,看中了其中的价值后,便尽力去找能接下的厂,这才有了后面。

    这下家也是个规模不大,应该说是比之更小的厂,也是这样,接手一批二手调试过的机器,比新机器更合适些,有赚头。

    几人就这样,只凑了个定金数,搞下了这么大个买卖来,后续,林淮回来跟着张承泽去厂里全部调好,这才收到了尾款。

    “胆子真够大的!”

    听完整个过程,阮娇娇真有点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