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6页

第(1/2)节
    去首都发展的话,绝对是林家一个最好的选择,今后的格局,将不止局限于这个小乡村小县城,甚至是走出了省城。

    来信说明的另一层意思也很明显了,和他们考完对的答案,预期差不离,这给了三人一个很大的肯定。

    不再是特别忐忑心里没底的等待,至于填报的学校,林家父母没有别的意见,尊重孩子们的主意。

    老两口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孩子们在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自然是希望自家孩子有个更好的未来。

    作者有话要说:深夜会饿……

    第54章

    本应该是一件天大的事,林家拍板子决定后,便是没有悔改,安心等着结果就是了。

    其实,说来,当父母的除了不太舍得孩子们跑那么老远,别的林父林母也没啥想法。

    既然是亲家都说是很好的建议,他们老两口,自然没啥意见,一切以孩子们为主,未来应该把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林家的日子照常过,风平浪静的像是家里没人参加考试不关心结果一样,和其他几家包括知青点的反应,差别很大。

    村上就是家里没参加考试的,那个个儿也是伸着脑袋看热闹啊,瞧瞧到底是谁家能出个金凤凰来,大伙儿都来沾沾喜气。

    说着,不少人都觉得林家挺有远见,看看人家一直送孩子去读书,娶个媳妇也是文化人,一家子三个去考,那中的可能大啊!

    消息传得越多,大家也差不多了解清楚了,这考上的大学,和之前工农兵还真不大一样,实打实的能耐,凭本事考的。

    那这样学出来的学生,大家都服气,人人都是平等机会,你行你就能上的,很是激励了大家要多读书,毕竟好处大大。

    国家正是缺人才的时候,这一波人将来,可算是无可限量,只少是分配工作不成问题,很实际,却也很吸引人。

    于是,眼看着,差不多是时候要出结果了,都盯着公社上管教育的办公室,一点响动也没,不是让人跟着着急么?

    “你说这林家,可是去了三个呀,还能都考上不成?”

    林家这样的架势,真算是村上的头一份了,好多公社,指不定有人去考呢,大多数,还是知青愿意试试。

    光是他们家三根苗苗,都是种子选手,可不一下子,让林家又一跃成为了话题的中心么!

    “能不能都考上说不准,咱们又不懂,不过看样子,还是有希望的。”

    “确实是,林家老大就一直是个有出息的,以前就被公社推荐为工农兵学员,应该是不差。”

    “啧啧,人家老二也行啊,是一直读着书的呢!”

    “要不说,老林头出去当过兵,有眼光啊,都在避者不愿读书的时候,他家是一定要送去的。”

    “是啊,每月往县里跑去读书的,现在说是叫什么应届生,老师组织复习的,指定去考啥理科。”

    “都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又有老师教的,应该比一般自己复习的要厉害些吧?”

    “嚯,那不是林家俩儿子都能行,家里的儿媳妇呢,不是也去了么?”

    自家的亲儿子亲闺女送去上大学,大伙儿都是能理解,可娶进门的媳妇就不一样了,到底是还有有区别的呀!

    像是隔壁村也有娶的知青,那就是不怎么愿意让去考了呢,光是你一人去算怎么回事。

    可有什么办法,自家老农民,不似林家阿淮这样读过书,送去考试了,万一媳妇将来上了大学就跑了,咋办?

    以后的事情还指不定咋样,不然,前段时间,能有许老娘子拦着儿子对象,不让去的笑话么,以防万一啊!

    “咋想的哟,这媳妇也送去一起考试了?”

    “人家是知青啊,本来比咱有文化,考上了又没啥坏处,不然,还能等俩口子,一个去读书一个留村里,分开过不成?”

    “也是,就是不知道,这要是考上了,得花多少钱啊,又没个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