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页
第(1/2)节
这一切的背后,是独自吞咽的不安,恐惧,悲伤,委屈,嫉妒,愤恨。
李庭绪总是笑着,可他的情绪,大部分都是黑色的。
说来奇怪,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子,而她不过是卑微如泥的宫女,隔着巨大的差距,李庭绪却莫名觉得他的孤独和恐惧,她能听得懂。
李庭绪突然就很想和她说说话,那些他无法向任何人诉说的话。
他不需要她回答什么,只要能听他说,就好。
“你或许不知道,我曾向母后要过你,要你来我房里侍候。可是母后没能同意,她那时就对你抱有期望,说你是个有天赋的孩子,若好好教导,日后可堪大用,若只在皇子屋里当一个贴身婢女,实在可惜。”
李庭绪回头看向容汐,抿唇笑了。
“如今看来,母后所言不错。”
窗外春光温柔,比之李庭绪眸中的温柔,却稍显逊色了。
容汐不敢与那目光相接,只低下头恭谨道:“奴婢惶恐,全蒙娘娘和殿下抬爱。”
李庭绪眸中的光稍稍弱下去,他有些失落地一笑,走到书桌前,桌上宣纸成叠,只是墨已经干涸。
“司宫令如今,可还愿为我添墨?”
“殿下言重了。”
容汐上前为他研墨,李庭绪瞧着她,她还是一如当年那般,心无旁骛,只盯着眼前石砚。
他苦笑着摇摇头,沾了墨,提笔落纸。
昔年芙蓉满春庭,青如碧丝燕新乳。
今朝新红低旧绿,共花争发何知慕。
搁笔,李庭绪道:“花是人非,因你之言,方成此诗,这诗就赠予你。”
“奴婢不能收。”
像是意料之中,李庭绪淡淡一笑,“那你便替我扔了吧。”
容汐终于迟疑一下,“那……奴婢暂替殿下保管。”
“嗯,随你。”
院中传来声响,大概是皇后回来了。
李庭绪背身朝殿外走去,走到门口,他停住,又回头一笑。
“这诗,就题为《忆相逢》吧。”
第38章情诗
皇后回来了,玉坤宫热闹起来。
正如玉烟所言,今日的皇后仿佛换了一个人,容光焕发,一点看不出之前的消沉病态,甚至比原先笑容更多了些。
皇后拉着李庭绪的手,慈爱笑道:“今日听你父皇说,你最近学会煲汤,亲手煲药膳汤给你父皇补身子,他连连赞你孝心可嘉。”
“都是儿臣应该做的,儿臣也学了母后爱喝的鲫鱼汤,等改日煲给母后尝尝。”
皇后望着李庭绪,一脸幸福,“好孩子,母后有口福了。这几日没能好好与你说说话,今日便留在宫里陪母后用午膳吧,母后吩咐尚食局多做些好吃的,咱们娘俩好好吃一顿。”
“母后有胃口,儿臣自当奉陪。”
见皇后要准备用膳了,容汐也不便多留,皇后对她依旧很亲切,为感谢她连日来的劳心挂念,赏赐了她不少东西,才叫锦瑟送容汐出宫。
出宫的路上,锦瑟高兴地与她念叨着,娘娘的病好了,人还比之前更精神了,可真是老天庇佑,好事一桩。
她又说,今日在御书房,陛下当着娘娘的面夸了好几次二殿下孝顺,似乎对二殿下态度亲近了许多,又是好事一桩。没想到二殿下这些日子往尚食局跑,是为了孝顺父母,她之前妄议主子,真是该死。
一直絮絮念叨到玉坤宫门口,容汐要告辞之时,锦瑟才察觉到她听到这些好事,似乎没有很高兴,看神色,反而有些心事重重。
“你怎么了?”
容汐撑起笑容,摇摇头,“没什么。”
其实容汐心里觉得这些“好事”都不太对劲。
君子远庖厨,表孝心有很多种方式,但自古被帝王给予期望的继任者,只可能是君子,而不是有孝心的厨子。
李庭绪近庖厨反被夸,这其中的意味,并不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