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50页

第(1/2)节
    “多谢师太好意,我会转告我家小姐的。”秋雨捧着师太留下的书信,怔忡了半晌,才转身进了大雄宝殿。

    秋雨吐出一口气,轻声道:“小姐,公子送了一封书信来,您要看看吗?”说完又补上一句:“也许是有关将军的。”

    周敏溪一顿,微微侧目,视线落在那封书信上,憔悴的双眼里有淡淡的血丝,闪过一丝沉重。

    她手上颤了颤,还是接过书信,拆开一看,面上的表情变了又变,最终化作一声悲痛的呜咽,捧着脸哭得伤心欲绝。

    “小姐……”信纸落在蒲团上,秋雨看到上面龙飞凤舞的字迹,略微一怔,发现这字迹很是眼熟,想了想忽然发现这是将军亲笔手书,落款时间是在七月初。

    是将军上战场前,亲笔写下的一封家书。

    大意是女儿即将出嫁,身为父亲远隔千里不能为女儿操持婚事,不能看她穿上嫁衣,心中有愧,只盼着打完胜仗,早日凯旋。

    内容很简单,一如他不拘小节的个性,但对于女儿的疼爱,却在寥寥几句家书里显而易见。

    家书不是八百里加急,到京城要十天半月的时间,从周家收到,再到周敏溪手上,已经该是她大婚前三日了。

    秋雨道:“夫人和安义伯商议过了,眼下府中忙碌将军身后事,您和世子的婚事,暂且延迟。”

    周敏溪的哭声停了下来,跪在地上,额头抵在冰凉的石板上,双眼紧闭,也不知听进去没有。

    周杨两家婚事突然搁置,若是在平日,必然是要引起风浪的,但因为国舅之死,婚期延迟也变得顺理成章。

    因为众人都知周小姐早在半月前,就去了尼姑庵小住,吃斋念佛,为周将军祈福。

    生死大事,不能隐瞒,何况是周将军这样举重轻重的三军统帅,一有情况便立刻通禀至皇帝跟前,有些唏嘘,就差了这么几日,周杨两家就该礼成,现在却因周将军大丧,大婚遥遥无期。

    按规矩,周敏溪是要守孝三年的,即便杨家有心想要娶儿媳妇,也不得不在这个时候中止,个中滋味,不足外人道也。

    因为国舅尸骨葬于边关,皇帝下令立衣冠冢,丧仪一切不变,文武百官上门吊唁。

    周敏溪到底还是回家了,在周敏淳和苏明镜夫妇俩一同来时,她本不愿意,周敏淳红着眼说:“明日父亲就该出殡了,虽然尸骨不在,但我想你应该去送一送父亲。”

    周敏溪持久的心防在那一刻轰然崩塌,最终上了马车,在尘埃喧嚣中看到白幡飘扬的周家府宅。

    周敏溪怔怔的站着,任由泪水模糊了视线,泪眼朦胧中,她看到一抹瘦弱的身影跌跌撞撞的跑出来,用力的抓着她的手臂,哭得撕心裂肺。

    “我的女儿……你终于回来了,你终于肯回来了!”

    周敏溪垂首,这才看清抱着自己的人,有些难以置信,憔悴虚弱的妇人仿佛在一夕之间老了十岁,风光无限的国舅夫人,此时像一株摇摇欲坠的树,满身风华消失无踪,只有无尽的悲痛和绝望。

    周敏溪艰难的咽了咽唾沫,喉间仿佛堵上了什么东西,连呼吸都困难起来,半晌才伸出手去回抱那瘦弱不堪的妇人,哑声开口:“娘……对不起。”

    她所有的任性,所有的坚持,在这一刻化作浓浓的愧疚,再也控制不住的哭出声。

    赵如裳出宫准备来祭拜舅舅时,正巧就看到了这一幕,心中既难过又酸涩。

    身旁的人与她一起遥遥隔着几丈远,却始终不敢上前。

    周敏淳想起一家人不适合在大门口这样难过,忙叫妻子和周敏溪一起搀扶着母亲进门,他继续在门口接待前来吊唁的客人。

    “七哥。”赵如裳轻唤了一声,轮椅上的人似乎没有反应,只看着前方有些出神。

    “七哥。”赵如裳稍微提高了声音,看着周家人来人往:“还要去吗?”

    厉王这才如梦初醒,温润平淡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别样的情绪,良久才微微颔首:“走吧。”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