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7.良知(1)

第(2/3)节
去砸庙了,因为那是他学生时代最后的疯狂。没错,他已经毕业了。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徐灵灵可悲愤了。你妹,冻不着他们了!

    农村上初中的学生少,能够被他们列为目标的更少。满公社数过来,就没几个地主,富农也不多。刘家村最不好的成分是中农,也就那么一两家,大多数都是贫农。所以刘德元在村子里就没显出什么来,他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外村,其中最大的“功绩”也就是砸了一个庙、赶走一个老和尚了。

    可是他们小队的死对头,另外一个小队就声势浩大得多,他们的队长村里就有一个地主,队长近水楼台先得月,一说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立刻就带着队员们浩浩荡荡地去批斗地主了。

    结果据说并不理想,回到家就被自己爹抽了一顿。因为他们村都是一个姓,人人按辈分走。那地主家因为能及时说得上媳妇,一代代下来,成了村里辈分最低的。人家的财富是靠一代代省吃俭用才攒起来的,满村的人没有不服的。更别说人家为人挺和善,对着自家长工叫爷爷,对来帮忙的姑娘叫姑奶奶,要是碰上欠年租子交不上来,人家也不喊打喊杀的。要是遇到家里有个急事啥的,人家还给借点钱不收利息。这么一个仁义的地主,满村的人都觉得挺好。细说下来,几乎满村所有的人家都曾经得到过人家的救济。这下子好了,他们家小崽子带着人去批斗人家了,还抄人家的家去了,不揍怎么成?

    农村人有着自己独有的价值观,淳朴无比,根深蒂固,有着外界风雨无法撼动的强韧。

    红卫兵的队长都被自家亲爹揍了,剩下的就老实了许多。也有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把主意打到比较严厉的老师身上,结果还没有付诸实际,就被得到风声的父母按在家里给揍了一顿。学校里的老师都是当地人,有的是同村的,有的老教师还教过他们的爹,对老师不尊敬,不用别人管,自家亲爹就头一个不答应。

    不过,如果熊孩子被亲爹揍一顿就老实了,那就不是熊孩子了。不敢批斗老师,但他们敢砸学校。不敢全砸,但敢砸玻璃。于是,学校里几乎所有教室和宿舍的玻璃都被砸了。

    教室还好说,宿舍怎么办?冬天会冻死的。不管是教室还是宿舍,可都没炉子。

    等到了冬天的时候,学校把早自习取消了。少跑一趟是件好事,但还是有大多数学生了冻疮,尤其是那些住校的学生。

    原先带头砸玻璃的那群熊孩子,在一个雪后的中午,默默地找了些砖头,把宿舍的窗户堵上了,好歹能挡些风。

    不过,也有人干脆受不了这个冻,直接就辍学了。几乎每个周一,都有家长来学校拉桌子,这就意味着又有一名学生辍学。到了开学交学费的时候,不来的人更多。

    原本每个班里七十多人,到了半年之后,每个班就剩下五十来个了。到了放寒假的时候,杨丽跟徐灵灵说,过了年之后,她也不来了。

    徐灵灵特别可惜,她挺喜欢这个邻桌的。

    杨丽反而满不在乎:“学习太难了,俺老学不会。再说你看咱们班,才几个女生啊?俺们村里还有好多女生连初中都没上呢,俺比她们可强多了。”

    又伸出自己生满冻疮的手:“你看看,俺都冻成啥样了,太遭罪了,俺可不念了。”

    等杨丽的爹来拉桌子被褥的时候,徐灵灵偷偷塞给她一个苹果,说是家里亲戚给的。

    她多虑了,杨丽才不管那苹果是怎么来的呢!高高兴兴地跟她许诺,等过开斋节的时候,一定会托人给她送油香来。

    后来,徐灵灵还真在开斋节的时候,接到了杨丽托同学带给她的油香。

    徐灵灵根据爷爷的嘱托,直接上嘴就咬。爷爷说了,回民同学给你油香的时候,可不能掰开吃,那是对人家不礼貌,你得直接囫囵着啃。这个跟咱们汉民正相反,可千万别忘了。

    那个回民男同学很满意地走了。

    下午所有的课程都是劳动课。这回劳动课有点儿挑战个人忍耐极限,不管男生女生,都得去掏粪。徐灵灵连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