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页
第(1/2)节
“走到今天,父皇,您觉得,全是我的错吗?”太子质问,“父皇你早年间,挑动大皇兄和三皇弟与我对抗,给他们灌输野心,你说你是为了历练我,好,我信。那这几年呢?你宠信奸妃,她的野种才生下几天,你就信了道士的话,以为他是天降福星,对他百般宠爱。他才长到三岁,你就给他封了王,还让文臣们歌功颂德,恨不得说国泰民安都是他带来的!去年的水患,儿臣冒着生命危险亲自监督维修堤坝,可一回来,庆功宴上,贵妃就口口声声说是她的儿子祈福带来的福运!”
皇帝听了太子控诉,隐隐想起这些事,那时候,长春道长说什么,他就信了,现在,……看看门口那道长的头颅,兴许,道长真是个骗子,浪费自己好多光阴,耽误自己求长生,也是可恨!
太子看父皇眼神飘忽,不知又在想什么,他也懒得猜了,只是继续诉说,“本来,我和母后都觉得,您就是再宠爱那野种,他才四岁,也威胁不到我什么。您也说了,不要让我跟他计较,他又夺不了我的太子之位。我信了。可是,今年发生的事情,却让儿子没法再信你!你居然,为了那小儿的一个四岁生日,把龙脉所在之处给他做了封地!那是龙脉!江山的根基!朝野一片哗然,都是你要废长立幼!儿臣和母后日夜悬心!”
皇帝终于开口了,“太子,你多虑了。朕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当时,相信那孩子是福星,希望他的福气能保佑龙脉,绝无传位之意啊!你就为了这点小事,剑拔弩张的?快放下兵器!”
皇帝终于找回些胆气,拿出威严来,对四周的黑甲军下令,“所有人放下武器!都出去,朕要跟太子好好说说话。”
可是,黑甲军个个面无表情,没有人听令于他。皇帝看看跟在太子身后低着头的黑甲军首领,那是皇后的弟弟,太子的舅舅,他的小舅子。
好一个国舅爷!皇帝此刻万分后悔,当初答应了皇后,让她弟弟统领黑甲军。说什么自家人,放心。哼,是皇后和太子的自家人,可不是帝王的自家人。
但是,说什么都晚了。
且不说皇帝的心理活动,太子还在诉说委屈,“儿臣后来跟父皇哭诉忧虑之心,父皇还安慰儿臣说,不会废长立幼,动摇国本。儿臣再次信了。可是,没多久,父皇就开始动儿臣的心腹,那都是追随儿臣多年,为国家立下多少功劳的!儿臣去求父皇开恩,父皇答应从轻发落。结果,从轻发落,就是抄家流放!父皇口口声声说,是为儿臣好。其实,父皇是看大臣们支持儿臣,跟着儿臣一起反对炼丹,反对那道长借着炼丹挥霍国库的银子。当然,父皇也嫉恨儿子在朝中一呼百应吧!”
“此事,现在想来,确实是朕思虑不周,朕刚才也想明白了,那长春道人就是个骗子,并不会真正的长生不老之法。既然误会说开,你我父子冰释前嫌,如何?太子我儿,你先让这些人出去,咱们父子说些知心话。”皇帝此刻,神情慈爱,看着太子,已经恢复了从前多半的帝王气度。
“父皇觉得,儿臣还会相信你吗?儿臣早被你这反反复复,折腾到,心都凉透了!”
太子不为所动,皇帝目光飘来飘去,看看大殿上,全是黑甲军,或者太子的一些心腹,这些人个个面无表情,但是成竹在胸,也不知道,他们谋划了多久。
再看看自己身边,只剩下这几个御林军,但是,看起来,也有些动摇了。
忠心于自己的人哪里去了?
这时,门口一阵骚动,皇后穿着庄重的朝服,领着一些重臣进来了。皇后也是两鬓斑白,神色肃穆,她进来也没行礼,就直接跟皇帝说,“陛下,您常年忧心国事,身体都不好了。大臣们为您担忧,希望您好好休养。”
没等皇帝冲皇后发火,进来的数十位大臣已经跪倒,“请陛下回宫休息,颐养天年。”“太子仁德,请陛下传位于太子。”
后来,更多的人一起说道,“请陛下传位于太子!”
异口同声的话出自这群穿着官服的老臣,皇帝惊得倒退一步,这些人……什么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