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2页

第(1/2)节
    时玉:“那我们的三国计划岂不是自打脸了?”

    雷奥尼斯他们的造反还怎么搞?

    霍辞:“别急,先看国王的病情怎么样,具体怎么做,我还没有想好,等判断出国王的病情,了解了这位小王子的性情再说。”

    时玉对政治方面实在不怎么敏感,毕竟他在现代只是一个小平民,也不是历史专业,不可能一穿越就忽然懂了官场思维。

    专业事交给专业人,也不多想,干脆道:“行,听你的。”

    霍辞勾了勾唇,将手里终于塑形好的心形小花瓶捧起来:“这个送给你。”

    时玉一愣,随即嫌弃的缩起手:“不要,你自己脏手就行了,别想抹给我。”

    霍辞也不在意,闷笑一声,将花瓶摁回去又开始新一轮塑形。

    时玉转过头悄悄松了口气。

    第45章四十五、准备

    离使团到来还有一个半月,这是时玉和霍辞掐着点算好的时间,从送去邀请函到他们来,保证让这些游客赶得上春节庆祝活动。

    之所以搞出这么大的阵仗,是因为两人发现他们还是将事情想的简单了。

    如今长安镇整体运转,除了自给自足,主要靠的是外界的订单和大手笔的贵族游客。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人——或者说间谍也未可知——带着家人落户长安镇,以及仍旧持续不断送来的奴隶,长安镇的人口已经突破了四万大关。

    最初的四条商业街早已填满,一开始犹豫没有租到商铺的,和后来的新商人都很有预见性的瞄准了三所新建的学校,时不时有人到衙门打听房屋和土地租赁问题。

    商铺越来越多,但能够支撑起购买力的居民却不多。

    四万居民里百分之九十都是奴隶,这些奴隶大都处在改造阶段,他们来时一无所有,在劳动力化为金钱之前,全靠时玉和霍辞从财政库拨款维持。

    幸好贵族对陶瓷书籍的订单源源不断甚至越来越多,两人不用担心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本地居民从饥荒的苦日子里活过来,根本做不到大手笔挥霍,有很多人一次都没有去戏院看过舞台剧,在他们看来,花钱买门票不如屯粮食。

    从春天开始,长安镇就一直处在丰收状态,肥料、先进的农具、水车沟渠,以及再也不用只种两样的规定,使得各种作物在农田里齐开花,使团访问结束后,又通过商人找来了玉米红薯等更多作物种子,能在长安镇种植的全都种了下去。

    粮食果蔬产量遥遥领先,虽然离现代动辄千斤还差得远,但远超过了本地从前的量值。

    渔场和畜牧场也办了起来,为居民提供鲜奶和鲜肉。

    但高兴归高兴,对从饥荒中走过来的居民来说,什么都不能阻止他们屯粮,交完税后,大部分居民将剩下的粮食都屯了起来。

    只有少部分拿出来卖给粮店或者食铺。

    为了平衡粮价,时玉和霍辞不得不将收税来的粮食填补进市场里。

    但随着工人和商户人口远远超过农户,这种状况必须改良,必须想办法让这些农户将粮食拿出来形成市场流动。

    这也是时玉和霍辞大办春节的原因之一。

    年底大促销。

    ——不管放在哪个世界都是永恒不过气的营销手段。

    从上周开始关于春节的种种就开始预热。

    年兽的故事、春节的意义和习俗等,通过学生通过工厂通过酒馆食铺,宣扬沸腾,到国王送来回信,已经传到了刚刚修建起来的香葵城,相信使团这一来,会有更多的人知道。

    时玉让几个属官召集商户们,就什么是促销,如何在年底举办促销成就双赢这个主题进行了持续三天的研讨会。

    务必确保等年货集开始,能心甘情愿让农户们拿出积压的粮食,也让商户们赚到钱。

    而除了镇内居民“互帮互助”,镇外的游客也是很重要的一股购买力量。

    自从冬日来临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