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第(1/2)节
桂枝自从嫁了人后就又回到了内院伺候,就连她生的儿子如今也和两位小爷一起养着,平日里协助刘玉真管家,如今只稍稍一算便明白了,道:“太太您放心,厨房早有准备的,我再让人到外头酒楼喊几个大菜便稳妥了。”
“酒家里虽然不多,但外头街上有的是酒馆,差人买一些就好。”
这样的安排是没什么错的,刘玉真紧走了几步,又补了句,“那给老爷的酒里记得掺些水,他酒量不好莫要让他喝醉了。”
桂枝一听便笑了,“太太您就放心吧,自从二爷和三爷满月时老爷醉过那么一回,往后是时时注意着的。”
“听钱贵说那两位秀才摆席宴答谢老爷的时候,老爷就吃了几口菜,酒那是半滴未沾的。”
刘玉真也是失笑,两个孩子出生之后,陈世文高兴坏了,不但一天要看几回满月的时候在宾客们的恭维下更是喝得酩酊大醉。
搂着她说了一宿的胡话。
又羞又恼的刘玉真第二天等他醒来便狠狠地发作了一回,自那以后他就再也没喝醉过了。
回到了后院,曾家的几位女眷也都来了,正聚在堂屋内说话,两个孩子摇摇晃晃地在屋内走着,身后跟着紧张的奶娘和丫鬟们。
看见了她们回来,正对着门的邹氏打趣道:“呦,我们的状元娘子回来了,快,快过来坐,刚正说起你呢。”
刘玉真朝邹氏和母亲行礼问安,又对着另几人道:“大舅母、大表嫂、二表嫂,我回来晚了还望恕罪。”
曾大太太田氏罕见地露出了笑脸,“真姐儿,刚正说起你呢,外甥女婿高中状元,你可真是有福气。”
“多谢大舅母抬爱,”刘玉真礼貌回应,“二表哥考中了秀才,过些年也能参加会试了。”
“那是,”一听到这话田氏便高兴了,大声道:“我二儿子像老太爷,将来也考个状元,小时候去庙里求签啊,都说他是做大官的料!”
隐隐有几分陈世文高中状元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意思。
第106章
听到这样的话其他人没什么太大反应,但曾二奶奶却是抬头挺胸,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并用略带挑衅的目光看向了刘玉真。
曾二奶奶是田氏的娘家堂侄女,是在她的坚持下才得以嫁入曾家的,平日里唯田氏马首是瞻,
她听堂姑母田氏抱怨了好几回刘玉真,说之前老太太有意把夫君和她凑成一对,这让田氏非常不满,觉得刘玉真不过是个父丧兄亡的乡下丫头,哪配得上自己儿子,老太太是越来越糊涂了。
当时她自然是和堂姑母一起笑的,待刘玉真从乡下来到了京城,看她不过是嫁了个家无二两银的贫寒读书人,就越发将人看低。
尤其她还是个没生养的填房,偌大的家业迟早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所以看到对方的嫁妆和大宅子才勉强维持住脸面,但到了后来看着对方越来越好,还生了两个儿子,这心里又不自在了。
尤其是最近,夫君去年才考中秀才,对方的夫婿却是要考进士了,曾二奶奶这心里是挠心挠肝的,烧得慌。
正欲附和婆婆说两句讽刺的话吧,但还没开口呢却是被曾大奶奶抢了先。
曾大奶奶声音也有些大,指着摇摇晃晃喊着娘亲姐姐走过来的两个孩子道:“瞧瞧,瑾哥儿和瑜哥儿知道是娘亲和姐姐回来了呢。”
“哎呀腿脚真利索,说话也顺畅,将来啊,也是和他们爹一样是考状元的料。”
“真表妹你往后可就享福了。”
“谢大表嫂吉言,”刘玉真弯腰一手搂着一个,问跟过来的奶娘,“孩子们怎么换了身衣裳,可是出了什么事?”
奶娘们解释道:“适才两个哥儿歇响,听到外头敲锣打鼓的,就醒了,哭了一场,老太太便让换身衣裳。”
曾氏也道:“刚才一边哭着一边找你呢,真让人心疼,晚上你让人熬一碗安神汤,今日家里定是吵吵嚷嚷的,仔细惊着了。”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