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页
第(1/2)节
二太太瞪大了眼睛,就要冲上去抢夺,正在这时忽听到背后丫鬟惊呼道:“不好了,不好了,老太太晕倒了!”
“快来人啊!”
“快,快去请大夫!”
……
老太太既然都晕倒了,在大夫来了扎了几针之后都未醒转,那这场质问自然就是虎头蛇尾,不了了之了。
二老爷中途几次询问那封信的事,都被二太太哭天抢地地搪塞过去。
无奈之下,众人就只好在寿安堂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上无太大表情但是脑海中思绪沸腾。
所有人的重点都在关注那封信,但是事情一出陈世文就把信收起来了,后面一直没有拿出来过,也任由二太太派人把秋叶带下去。
没有再紧紧相逼。
这让不知道内情的几人是挠心挠肝的,眼巴巴地望着他。
但如今的陈世文重心已不在信上,他柔声问着坐在身侧的刘玉真:“早上我让人送来的蘑菇你可尝了?清炒做汤都好,清甜得很。”
“尝了尝了,”刘玉真胡乱地点头,低声问他:“那信是怎么回事?”
他刚刚拿出来的那封信,老太太和二太太很震惊,二老爷和大爷、二爷等很疑惑,刘玉真也同样疑惑。
因为她清楚地记得她之前跟他说起的时候他是不知道是什么信的,怎么才过了几日就冒出一封信来,还“这几年就藏在书房中”?
陈世文没有回答,他握着她的手,低声道:“这件事晚些再与你说。”
“如今你和岳母可以想想,要拿着这信向老太太讨什么了。”
第87章
讨什么?
这几个字可不一般啊。
陈世文如此自信,可见这信是个了不得的东西!能让老太太让步、妥协。
所以一回到随园她就忍不住拉着他的手,急切地问道:“你刚刚说的是什么意思?”
“你可是知道了什么?”
“那信你是从哪里找来的?你之前不是说不知道吗?怎么突然就有了信?”
曾氏也是糊涂得很,问道:“文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那信里有何玄机?”
“刚刚在寿安堂的时候我瞧你胸有成竹,便没多问,如今你可要细说了才好。”
相比于刘玉真的急切和曾氏的困惑,陈世文泰然得很,他朝曾氏行了一礼,“岳母,让您担心了。”
“其实这事很简单,我们下月便要上京,真儿便说要先把家里的事料理干净了,这首先便是到了年纪的丫鬟们。”
“在此期间,有个丫鬟名秋菊,想必岳母您还记得,她跑来和玉真说发现了一个屋里住着的秋叶到处寻一封信。”
“这次要把她们都遣回家去,她便说了出来,但我们两个都茫然得很,无论是我还是真儿都从未见过如此重要的信。”
“若是放任不管也不好,于是真儿就想了个主意,让人透了消息给她说信就在书房,她立功心切便上当了。”
“于是便人脏并祸。”
原来如此,曾氏听得有几分后怕,冲着刘玉真埋怨道:“你这孩子,这么大的事你怎么瞒着我,这几日都未曾与我说起过。”
“若是文博不说,我都还蒙在鼓里呢,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娘了?!”
刘玉真语塞,她这几日乱糟糟的,都忘了这事,就只提了当他们上京之后她的庄子、铺子等托母亲打理。
旁的什么都没说。
不过如果这样回答母亲肯定会训她一顿的,于是连忙转移话题,问陈世文,“那信呢?快给我瞧瞧,你不是说没有信的吗?难不成你之前都是骗我的?”
“的确是没有信,”陈世文诚实地回答,从袖袋里取出了那份把老太太‘吓晕’的信递给她,“你瞧,里面是我顺手塞进去的康哥儿描红用的纸,没有骗你。”
刘玉真半信半疑地打开一看,果然是康哥儿那天马行空的笔迹。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