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页
第(1/2)节
陈世方有些醉,但也没醉到不省人事的程度,闻言笑道:“叔祖家的六哥,说多谢,呃,咱们家出了这么个好主意,呃,安排了一桌子席面来请,三弟不在就请了我,呃,我和大哥。”
说着砸吧嘴:“他们家的肉不好吃,不好吃,没我们家的好吃。”
“肉哪能有不好吃的?”戚氏啐道。
“娘你不懂,”陈礼略醉醺醺的,露出了一个回味的笑容,“家里吃的肉骨头都是酥的,一进嘴里就,就化开,叔祖家的都在梁上吊了两三年了,两三年了,柴,柴得很!”
“宇哥儿呢?”他突然站了起来,四处张望,“宇哥儿哪去了?”
“夫君,宇哥儿已经睡了。”吴氏回答他。
陈世方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又道:“娘,我想让宇哥儿早日开蒙,早些,早些读书!明日就,就让他起来,读书,读书!”
戚氏惊讶,“宇哥儿还小呢,如今才不过五个年头,骨头都还没长硬,要不再等等,他三叔……”
话音未落,陈世方突然捂住了脸,哭了起来:“要让他去读书,呜呜去读书,去考秀才呜,考举人呜,考状元!”
“呜呜呜……”
戚氏顿时就心疼坏了,搂着他安慰道:“好好好,这就让他去读书,这就让他去,明日就让他去,我的儿……”
第41章
陈世文与刘玉真一大早就带着人出发了,一路慢行到了县城宅子里的时候正赶上午膳。
这处三进的宅子离进士坊不远,之前只有一户下人看管,此番要用来待客段嬷嬷提前两日就带着人过来布置了。除了段嬷嬷带的人之外,刘大太太还派了徐嬷嬷、芳婶、外管事德叔以及大房近二十个下人过来帮忙。
段嬷嬷和徐嬷嬷两个都是内宅好手,一个盯着他们把各处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一个则在厨房守着把试做的菜肴都尝了个遍,生怕有什么闪失。
所有人都慎重万分——这可是自家姑娘第一次以举人娘子的身份出现在人前,可不得尽善尽美。
所以当刘玉真和陈世文来到这宅子的时候,小到院子里的花木,大到器具摆设,无不妥帖周全。
所有的下人依照身份的不同穿着不同颜色的衣裳,低垂着头聚集在院子里给他们请安。
刘玉真略说了两句便让他们散了,吩咐人传膳,用过午膳后陈世文想要到四处略看一看,刘玉真嫌热没陪他去,便喊了段嬷嬷来问话。
“这宅子布置得如何?”虽说看起来没什么不妥的,但是刘玉真还是再问了一回,“正房可收拾好了?”
段嬷嬷回道:“都布置妥当了,您和姑爷安置的正房也都安排好了,被褥今日在日头底下晒了松软得很,内室熏了您爱用的梅香,枕头也换上了您喜欢的软枕。”
说话间,刘玉真略在屋内四处走动看了看,见没什么差错便放心了,问道:“客房布置得如何?明日宴席上许会有客人喝多或是需要歇息,这客房可不能差了。”
这事难不倒段嬷嬷,“姑娘您放心,外院收拾出了三间院子,每个院子都有正房和东西厢房,安置十几个人都是够的。内院里头也差不离,为这太太还从府里派了得力的丫鬟和小厮来侍候,一切都稳妥。”
“那些字画摆设也从库房里取了来,收拾好摆放齐整,虽说不是什么古物,但也都别有风趣。”
“厨房呢?”刘玉真又问。
段嬷嬷:“徐嬷嬷看着呢,芳婶和顾厨娘在试做明日的席面,脱不开身。芳婶昨日便来了,瞧过了那些鱼和您写的单子,说心里头有谱了,让您放心。”
刘玉真又问了些其他安排见没什么问题便放下心来,想到了另一件事:“前几日我们说起的那郭老三一家以及李家的和她那儿子,如今可是在城外的宅子里?”
“派人去把他们带过来吧,我正好进了城,领来让我见见。”
段嬷嬷出门吩咐去了,没一会儿又回来道:“已经吩咐人去传了,姑娘您也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