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28页

第(1/2)节
    李国强坐在办公室从监视器里随时注意着新人训练的动静,一边翻着旅游攻略看着,杂务科里的老式电话忽然叮铃铃的响起,明明腿没事还喜欢坐轮椅的接线员懒洋洋的接起电话,须臾拿着记着地址的小抄来到他面前“李sir…”

    十六岁的少女被人残忍的在楼顶天台上杀害了,李国强赶到现场察看,听着刑事科的同事试图从现场和尸体痕迹来推测出整个作案过程,他并没有出声。这个少女是以一种正常人绝对不可能会用的方式,把自己吊起来用刀一刀一刀的割断了自己脖子,然后不知道是痛死还是失血过多而死的,她是被鬼附身后自杀的。所以刑事科的同事不管怎么推都绝不可能还原整个真正的过程。

    打了电话给上头,从刑事科的手里拿到了这个案子的调查权,李国强让新人根据现场资料去查当时在现场的还有谁,同时拜托来帮忙训练新人的事务所员工去追踪那个恶鬼,两方同时进行,务必用最快的速度找到嫌疑鬼,以免再出惨案。

    这是漫长的一天,李国强没有离开杂务科一步,一边等着消息的反馈,一边反复的看着命案现场的照片和死者的资料还有现有的一切线索资料,运用在警校上学时学到的犯罪心理试图推出恶鬼的行动轨迹和心理。

    从现场的痕迹和残忍的致死原因来看,他推测恶鬼之所以这么残忍的伤害被附身的少女,完全是出于一种恶意报复和威吓的心理。

    报复?

    威吓?

    这就很值得注意和推敲了。

    根据死者的社交圈人际关系,她和普通的女孩子没什么不同,虽然跳脱,人际关系却很简单,也没有和谁有深仇大恨,近期她身边更没有人去世。

    李国强看着板子上的人物分析图,在贴着死者照片的地方画了一个圈,圈住了照片,忖思片刻又画了一个更大的圈圈在外面,在圈与圈之间写了三个字:学生妹。

    假如恶鬼的所谓报复不是针对个人而是群体的话,那死者现在的身份是学生,一个正在读中学的女学生,所以他是不是可以认为,恶鬼要报复的其实就是学生妹?

    在大圈圈的外面写下自己的疑问,李国强继续推敲威吓这个点。

    操纵被附身的女学生以血腥可怖让人望而生畏的方法来自杀,除了报复这一点,在犯罪学里这样的行为表达了一种威吓(瞎掰的!不要信),想用这种血腥恐怖的方式让人产生恐惧感,从心理上给人造成压迫力,同时也是嚣张的挑衅和宣告。这挑衅和宣告自然是对着想抓‘他’的警方来的。

    他是鬼,警方是人,他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被抓到,所以在犯案的同时也是在耍着警方玩,这完全是一个具有偏执型反社会人格的变态。

    写出对恶鬼的初步判断,李国强着重的在分析上画了重点线,再看了看全部的分析试图把一切串联起来,侧写出恶鬼的大概轮廓,然而看着看着,他忽然发觉自己遗漏了一点。

    恶鬼是偏执型反社会人格,加上他是鬼,行事无所忌惮,他挑衅警方是出于游戏心理,现在既然已经引起警方注意,他会更加兴奋。所以,他的下一次作案时间会缩短,给警方造成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加上他是对学生妹这个群体抱有偏执的仇恨,他一定会就近选择,为了扩大影响力,这次选的地点一定会是学校,还是死者所在的学校!

    “阿头,你猜的没错,当时在案发现场的还有另一个人,她是死者的同学兼好朋友。”负责调查现场是否还有人在的属下匆匆忙忙的跑过来说。

    “她现在在哪里?”李国强扔掉手里的笔,一边快步往外走,一边问。

    “这个时间,她应该在学校。”属下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回答,脚步匆忙的跟上李国强的步伐。

    李国强带着两个将将及格的属下赶到学校的时候,放学铃声刚刚敲响,在路过的老师的指引下,找到了当时在现场的死者的朋友所在搬家,只是他们还是来晚了一步,教室里死了一个男老师,地上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学生,教室后面蹲着好些被吓得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