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页
第(1/2)节
很快许长生就入职翰林院,再过不久他就要将父母亲人接进京,一家团聚。
他的未来坦荡且明朗。
疏璃并非每时每刻都是闲着的。他的本职是为凡人织梦,借此解决一些麻烦,平息一些事端。看到许长生成功考中探花后,疏璃就进了一处梦境,出来时人间已过三月。
他习惯性地打开水镜,却没见到许长生。
许长生像是一夕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所有人都对他的名字讳莫如深,再没有人提起过那个年轻俊美的翩翩探花郎。
疏璃眼前一阵接一阵地发黑,强撑着施展了让水镜回溯时间的法术,看见过去三个月中发生的事情。
许长生不过刚入职翰林院,就被发现了以他为首的会试舞弊一案,今上震怒,下令将他卸官收押。众人才知,探花郎不是真的探花郎,这是他盗来的文章,盗来的才气,盗来的功名。
再接着,许长生的住所被抄,其中搜出大量与当朝兵部尚书的往来书信,足以证明他在上京后便与尚书暗通曲款结党营私,甚至做着弑君夺权的筹谋。
犯上作乱是比科考舞弊严重太多的罪行,一时间京都人人自危,所有牵扯其中的人皆锒铛入狱,午门前的地被血染透,接连红了七日。
而许长生,之前皇帝对他有多欣赏,如今就有多嫌恶。都道今上仁慈,逆贼尚能留以全尸,只有他,最后被除以凌迟之刑。
行刑的前一日,许长生蜷在阴暗潮湿的牢房角落,长发凌乱,满身血痕。脚步声传来时他抬起眼。
来人是他在狱中当值的同乡,曾受过他的恩惠,也是唯一一个相信他无罪的人。
此事必然牵连到他的家人,他只能在这之前托同乡传出消息。许长生想,不管他们躲去哪里都好,不管能不能为他伸冤平反,至少要活着。
求求,让他们活着。
同乡沉默了良久,开口时嗓音艰涩:“许老爷许夫人……和嫂子都……”
许长生佝偻着背脊,撑在地上的手背青筋迸显,自胸腔中传出的抽气声变调而嘶哑,然后猛地呕出一口血。
同乡露出不忍神色,却无法劝他。
再没有比这更绝望的境地了。如何能劝。
许长生一动不动地伏在脏污冰凉的地面上,像一具毫无活气的死尸,许久才发出一点声息。
他的嘴唇干裂,声音几近低不可闻,轻轻地问道:“何至于此?”
像是在问他自己。
……
许长生记得阿姐怀着孕,在他离家时垫着脚摸了摸他的头,笑得温柔,说要等他回来替他的小外甥取名。
记得父母亲自将他送到渡口,夫妻二人携着手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嘱托叮咛,翘首注视他站在船头渐行渐远。
同乡还未能将他的消息传回去,却接到了他们的死讯。
他的阿姐死在了产床之上,是早产造成的血崩。她拼死生下的孩子也未保住,至始至终都没能睁眼看一看这个世界。
他的爹娘死于一场大火,许家主宅陡生的火烧了一夜,第二天人们才在废墟中翻出两具焦尸,其中一具尸骸紧紧地抱着另一具,是保护的姿势。
若恶人生厄运、遭报应是天理,可他和他的家人,一生都没有做过一件亏心事。
何至于此。
何至,于此。
……
行刑的刑差是干了这行二十来年的老人,据说刀法分外娴熟,以凌迟方式死在他手里的罪犯不会少于百余人。
可他从未见过有任何一人像许长生那样的平静。
四日三夜,整整三千六百刀,血一路从刑房蜿蜒流向廊道,直至气绝,许长生也没有发出半点声响。
刑差向来胆大,从没做过噩梦,但当他不经意对上许长生的双眼时,却觉得毛骨悚然。
明明他犯下的罪行,每一桩每一件,都拥有确凿的证据。他合该受这刑罚。
合该如此。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