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八十二章 问计

第(1/2)节
    苏太守又对下方众官吏道“诸位要全力配合朱督邮及守城将士,不得有拖延之举,否则严惩不怠!”

    诸人自是恭谨应喏,而后苏太守命众人散去,各自去做事。赵保国也跟在于老后边儿往堂外走去,却被龙长史叫住。

    “龙大人有何吩咐?”

    “太守召见,赵郎郡随本官来。”龙长史面色和蔼。

    赵保国愣了下,而后不由自主的看向于老,还未说话于老便道“太守召见不可怠慢,恒小子自去,不必顾虑老头子的安危,在这城内还能有什么危险?”又拍了拍他肩膀“何况你叔还在呢,他自会送我回太守府。”

    赵保国闻言才惊觉自己方才举动不对,太守召见他,他看向于老是啥意思?要太守知道了,还以为于老比太守的话都要管用呢。

    可于老反应快速的说了这么一通,便是太守知晓自己方才所为,也只会觉得自己重情,万不会想其它,这么一想,就十分感激的看向于老“那您老可要悠着点儿,别又闪了腰。”

    于老闻言心下暗暗点头,面上却故意一板“去去去,老夫还用你操心?”

    龙长史笑眯眯的看着两人的互动,打趣道“于老跟赵郎君还真是亲厚。”于老正好就拉着龙长史说了一通,又请龙长史多多关照一下赵保国,又说自己把他当孙子看的云云。

    待龙长史满口应承,这才离开。

    入内面见苏太守,苏太守正坐在案台上笔走龙蛇,写的就是一个大大静字。

    龙长史领着赵保国进去候着,直等了约莫半柱香功夫,苏太守才搁下笔,看向赵保国“赵小郎久等了。”

    赵保国总不能说是挺久的,但也不知该说啥得好,只好腼腆的笑笑,多的话也不用说了。

    “来,坐下说话。”

    赵保国就跪坐于榻上,苏太守温声问“小郎颖悟绝伦,先献棉甲之策,又定民协守城之略,不知师从何人哪?”

    赵保国明白这是探究自己背景来着,于是就老老实实回话“大人谬赞了,棉甲之事史上早有,恒不过借前人之策一用,着令百姓协助守城却是郡丞大人首提,恒也只是补添些细枝抹叶,实无功劳,当不得大人之赞……”

    苏太守闻言摆手“本官说你当得起,你便当得起,虽说只是借用帝人之策,可用得妙,便是好策。”赵保国只好做出惶恐姿态,要显得谦备,免得苏太守认为自己不够稳定,不堪大用。

    又说了自己师从林夫子后,苏太守看向他的神色就更和缓了“原是崇望兄高徒,难怪才智高绝。”说着又不禁扼腕“惜令师已不在广陵,否则哪会如今日般作难?”

    这话赵保国可没法儿接,只好垂首不作语。

    苏太守长叹一回,才又看向赵恒,心道虽说林尚不在,可他这弟子似乎也有几分本事,虽说年龄尚幼,可有志不在年高,或能堪一用。

    便道“如今广陵危急,外有不止有一万之数异族攻城,更有即将抵达战场三万异族,我广陵将士不足,哪怕有百姓协助,也只区区一万不过半之数,赵郎君乃崇望兄高徒,想必也继承了他几分本领,不知有何策可献于本官?”

    赵保国这就尴尬了,他是跟着林夫子进学,但林夫子也没教过他这些呀。可又看苏太守一脸期待的模样,他又说不出推辞的话,万一苏太守以为他不肯献计就大条了。

    于是绞尽脑汁的想法子,虽然林夫子没教过他战场谋略,可至少他前世也算个军人,哪怕当时少有这种战争,可也看过听过不少战争之事,或许有能借鉴之处。

    “大人过虑了,依恒之见,战况远没有我等想像的那么严重。”

    “哦?”苏太守闻言有些惊讶,这还不严重?那要到什么时候才算严重?外头有一万,即将到来的有三万,合一块儿就是四万,四万对四千,说不准啥时候就攻破上城墙了。

    赵保国面色镇定,细细分析“且不说那号称三万的异族主力,先谈城外的一万异族,虽号称一万,但其中至少有数百伤兵不能上阵,再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