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打谷机
第(1/2)节
赵谐咽下嘴里的饭,才道“挺适应的,掌柜的也和善,该教的都有教我,客人…也没那蛮不讲理的。”其实生意冷清,有个客人都不错了,不过这事儿提出来多不好听。
“那就好,跟着秦掌柜多学学,他做了半辈子了,总有些年轻人所不能及的经验。”赵保国欣然说了两句。
赵谐闻言点头,又埋头吃饭。赵保国转脸对赵二牛道“爹,明日正好逢五,我打算去施夫子家里请教一些课业上的问题,午间或许不回。”意思甭等他午饭了。
“成,我知道了。”赵二牛闻言便道“正好我也有个事儿跟你说一下。”
“什么事儿啊您说。”赵保国有些诧异,爹这儿还能有什么正事儿?外间只有一个木匠铺子是自家管着的,其它几个都租出去了,收租金可不到时候,就是到了时候,也在城里头,转上一圈儿就能回来,还值得特意提一提?
赵二牛放下筷子“我打算回村一趟,一来从村里购些粮食备着,二来那打谷机前日做好了,这不过些天就该秋收了吗?正好送你伯家去用得上。”
“还真给您研究出来了。”赵保国大吃一惊“厉害了我的爹。”又问“也是,秋收是没多久了,送回去刚好合用,不过咱家不是买了田产吗?还用在村里收粮食?”
赵二牛瞧他一眼,十分嫌弃“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就咱家那十亩地,还不是上等田,又不是亲自打理的,佃给百姓总不能把粮全收了吧?还有那粮税总要交的吧?这抠抠巴巴的到咱手里头能有多少?再加上你一人吃的粮都能顶李虎牛二两个的了,能够吃?”
想想都头疼,他可没托钱家兄弟帮着寻摸城郊村子的田产,不过人都不卖呀,就十亩田的产出能够啥?又不是以前一亩能产出千多两千斤,这粮食的出产少得很,还不是全麦或全稻的,多数是些粗产,不谈吃不吃得惯,光说饱都困难了,还是得买粮吃。
赵保国愣了一下,便想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点点头“那成,不过这粮食可不好往城里运,要不我问马聪租个马车?”一买,肯定要买够吃到明年秋收的,那数量就不能少,总不能让爹挑着回来。
赵二牛皱眉“还租马车?钱多了没处花呀?让徐老头多跑两趟拉就是了,既便宜又实惠了村里人,租个马车多贵。”就是马家小子跟儿子关系要好,他们也不能占人这便宜不是。
赵保国…………他只是没转过弯儿来而已。
赵二牛转脸对赵谐道“你明儿个跟我一起回,正好也看看你爹娘爷奶,再把打谷机的做法教给你几个兄弟们,秋收徐老头运粮过来时一起回。”赵谐来了城里,基本没回村过,这秋收了不得回去帮帮忙?再看看家里人?这肯定不能不回,要不然对他名声也不好。
赵谐知道他不能不回,不过心里却复杂得很,只好埋头吃饭,闷声应是。
饭后赵保国就溜到他爹的木工房去看打谷机,乍一眼看过去像个小船,又像个小推车,半空半挡,都是木制的,两侧有木轮接连着一块脚踩的木板子绕着正方,脚一踩上去,里头的滚筒就开始转了,滚筒上居然布满的是竹片弯曲而制成的倒钩,赵保国一看就知道这是脱粒装置,不过这也太简陋了。
赵二牛摸着这台简陋的打谷机,十分惋惜“可惜铁太贵了,要不然将齿轮和滚轴都换成铁的,使用寿命还能长一些。”就这全木制的,估计用一次就得废。
倒不是因为他手艺问题,关键木头硬度再硬那也比不上铁的,再加上不仅要踩动下面的踏板带动滚轴高速转动,要利用滚动上面装满了齿轮的轴轮使其高速运转用来脱粒,不停的转动就会有磨损,哪怕是铁制的都有,更何况是木制的?这磨损只会更加快更加严重。
而且这一台打谷机送到村里去,先是要仅着赵家几位老哥哥用,等他们用完了,那村里肯定不少人来借用,你家用我家用的,停也不可能停下来,估计等不了都用上一轮,这齿轮跟滚筒都得报废。
赵保国忍不住道“这全木头的,用不了多久吧?”研究这个研究那么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