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零八章 检查

第(1/2)节
    赵保国先去茶棚里要了一壶茶喝了润润喉咙,等着时间差不多了才往客栈那边去。云阳县可不大,常住人口顶多三千,流动人口就不计了。县里就四条主要街道,其它的都是街道两旁胡同巷子。

    光县衙门就占据了一条,再有一条是县里住着的人的屋子给占了,其它两条一条街道是多半是县里治下的各个村子里来赶集时买卖物品所占的,另一条才轮到各种铺子。整个云阳城客栈就只有一家,赵保国就直接找去了。

    丁家两兄弟坐在大堂吃早饭,堂内热闹得不行,多数都是读书人,正高谈阔论着。丁子瑜见赵保国进来了,就招呼他过去坐“可用过早饭了?”示意他一起吃点儿。

    赵保国婉拒“用过了。”这个点儿才吃早饭,估计丁子瑜才起没多久呢。

    丁子瑜也是非要他吃,不过是客气客气,吃完了让他哥自己随便逛逛,就先回房再打理了一下,才出来跟赵保国一齐去找梅秀才。

    梅秀才家是个两进院子,地理位置很安全,靠近县衙,他们俩到的时候,院里进进出出的人可不少,看打扮都是读书人,想必也是来找梅秀才做保的。

    赵保国感慨一下“不知县里有多少人参加。”

    丁子瑜也不清楚,就没搭话,等轮到他们俩进了书房,丁子瑜恭敬奉上林夫子给的书信,梅秀才翻了看了,特意多看了赵保国一眼。

    哪怕是好友的弟子呢,做保的规矩也不能乱,梅秀才放下书信,俩人赶紧奉上二两银子作保费。梅秀才开口考究了一下两人的学问,也没做点评,就让他们俩在一旁候着,招待其它学子。

    要互结的秀才得五个,他们俩占了两个,梅秀才这儿的学子很多,赵保国以为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谁想到中午梅秀才才提出一个人选,另外两个还得等到下午。

    中午是在梅秀才这里吃的,赵保国挺疑惑的,但梅秀才可不是夫子,还不熟,他就憋着不问。等到了下午才算把另外两个找齐了,其中两个年龄大点儿的都成家生子了,分别叫江诤表字谏之,伍斌表字彦之。再有一个提前加冠的孟逸字卓凡。

    等他们五个凑在一起交流了一番,赵保国才知道梅秀才为何选他们三个跟他与丁子瑜结保,这三人的学问都很优秀,只堪堪交流了一番,赵保国就有不少收获。

    很快就到了十五,赵保国这几日,包了徐老头的牛车,每日都来县里客栈,与客栈内住着的学子们交流,当然多数时光还是与学兄丁子瑜和那三个结保的学子交流学问。

    他提前一日住到县里,赵译跑去跟同院的其它伙计挤挤,几个伯父担心外头的吃食不干净,又担心别人动手脚,每天都操不完的心。就跟米铺的掌柜商量着,借他们家里的厨房用用,想在县试这几日尽量做些好吃的,免得赵保国身体受不住。

    米铺掌柜就姓米,都同意了赵保国住在他家里了,伙食上还能不同意吗?很欣然的答应了,于是几个伯娘争了几日,到底三伯娘争到来县城给侄子做饭的活计。

    因为黎明就要进场,所以赵保国起得很早,哪知三伯娘比他更早,起了就风风火火的跑到厨房里去蒸肉包子,煮鸡蛋,还得打包几个备着让他带进考场,免得饿了没东西吃。

    赵保国出发前被三伯娘塞了五个大肉包子,个顶个的厚实,简直哭笑不得“伯娘,这肉包子当干粮不合适,万一油流出来沾到卷子上……”

    三伯娘一拍脑门儿“是我没考虑好。”于是又风风火火的跑去问起来做饭厨娘要了几个白馒头过来,让赵保国带进去饿了垫垫,肉包子怕沾了油,馒头就没这缺点了。

    他以为他来得挺早,没想到县衙那儿已排了长长的队伍了,看着人数还不少,起码前头得有三四十个。赵保国就在后头排着,没一会儿丁子瑜与其它三个人也过来了。

    二月份可还挺冷的,个个都穿着皮袄,就是没那条件的,也多加了几厚单衣,棉袄是不能穿的,这容易作弊,检查也不好检查,就是检查完了,那衣裳都不好穿了,所以规定了考生不能穿棉袄,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