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67页

第(1/2)节
    卖卤肉不说别的,肯定比卖豆腐赚的多。

    “掌柜的,我跟你一块儿去。”明月把盘里的肉吃完,她收拾了收拾,就跟着陈掌柜去了城守府。

    张先言正收拾菜地,他道:“夫人在岭南,不在这儿。”

    陈掌柜把豆腐坊生意交给景枫,就带着明月坐车去岭南。

    顾妙带着人摘黄瓜。

    城守府的,城外的,也不知是不是撒了灵泉水的原因,结的黄瓜格外多。

    贪多不厌,一拢黄瓜架上的瓜太多,反而长的不好。

    所以就摘一部分切成条,腌上,给将士们添菜。

    现在五月底,马上就进六月,天气热,吃点凉拌菜最好不过,也因为此,宁州卤肉卖的才好。

    顾妙原先卖过赵掌柜卤肉方子,所以宁州方子她改过几次,多了甜辣香辣两种味道,改了的卤香味道再好,顾妙也不卖了。

    赚的是少了,但人不能无信,顾妙现在还感谢赵掌柜的五千两银子。

    一坛一坛的腌黄瓜摆在院子里,顾妙站起来按按腰,“幼薇,你歇一会儿。”

    徐幼薇道:“我不累,嫂子,下午腌鸭蛋吗?”

    鸡鸭越来越多,下的蛋也越来越多。

    将士们隔几天就能吃到一个鸡蛋,但是鸭蛋直接吃腥,所以顾妙打算腌上。

    顾妙道:“嗯,一会儿吃午饭。睡一觉下午再干。”

    徐幼薇真觉得在外面干活比在屋里读书画画有意思的多,当然她也喜欢读书,反正各自有各自的好处。

    现在家里每日读书的只有徐燕南一个。

    老丞相每日卯时起,徐燕南不好比老师起得晚,所以也这个时辰起,跟傅先生打半个时辰的拳,吃过早饭就开始读书。

    一摞摞书摆在书桌上,几乎要把徐燕南埋了,从早上读到中午,下午傅晋生会讲学,晚上练一个时辰的大字。

    这就是徐燕南一天的生活。

    徐燕南知道家里不容易,因为兄长他们总说家里穷,所以他更要好好读书。

    他以后要赚大钱了,让兄长嫂子长姐母亲过上好日子。

    徐燕南年纪虽小,但仍记着当初流放路上多么艰难,现在哥哥打仗,吃不饱饭,他必须好好读书。

    中午饭是黄瓜炒蛋,鸡蛋羹,豆角炒肉,还有一红烧肉。

    徐燕舟楚淮赶着饭点回来,一家人围一桌吃饭。

    徐燕南端饭的时候道:“嫂子我可以少吃一点,兄长和楚淮哥哥累了半天,他们多吃点。”

    顾妙有一瞬间的心虚,他们的确穷过一阵子,后来到了岭南,抄了城守府,就有钱了。

    徐燕南这么认为是因为徐幼薇。

    他年纪小,看一会儿书就集中不了精神,上课的时候频频走神。

    傅先生舍不得说他,所以徐幼薇就对他道:“家里太穷了,阿南你用功读书,咱们全家就指望你了。”

    徐燕南年纪小,可人不傻,“家里顿顿有肉。”

    没有大菜,也会有炒肉丝。

    徐幼薇蹲下来看着徐燕南的眼睛,“那是因为你年纪小,多吃才能长高。穷什么也不能穷孩子,咱们住茅草屋的时候不是也能吃到肉。”

    徐燕南:“现在不住茅草屋了。”

    “这又不是咱家的房子,你看咱家穿的,哪像有钱人,阿南,你连阿姐的话也不信了吗?”徐幼薇泫然欲泣。

    家里穿的都是布衣,磨破了的还打上一块布丁,做活又不用穿好衣服。

    顾妙徐幼不戴钗饰,虽然有宝石珍珠,但怕丢,她们金钗都不戴。

    这么看家里的确穷。

    徐燕南道:“阿姐你别哭,我一定用功读书。”

    徐燕南自此对家里没钱深信不疑。

    兄长大早上出门扛沙袋,楚淮哥哥每日出去搬砖块,嫂子阿姐给别人做活,家里除了每日开销吃饭,一个铜板都没有。

    顾妙看着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