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页
第(2/2)节
多数人不可比拟的优势——过目不忘。因此他可以在写作文的时候堆砌各种名人名言和经典案例。
司马昱虽然不擅长写诗,但他背下了大量的诗词。
他的大脑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不同位置存放着不同种类的东西。当看到“君子”这个题目,他很快就联想到梅兰竹菊常常被人用作隐喻君子。
接下来就是在大脑中调取各种和梅兰竹菊相关的诗作与关键词——梅雨、稻田、泉、竹屋、清江、酒……这些都是常见的意象,拼接整理一下就可以。
因此,这整个过程不像是在写诗,更像是人工智能在“自动合成”一个作品。
说得再直白一些,司马昱自己都不太清楚这首诗究竟有何深奥的寓意。
但即便如此,这首诗已经足够令人惊艳。自此,司马昱的神童之名传遍九州。
司马空也开始格外重视这个孩子,甚至有时会亲自教导他功课。
不可避免的,司马昱的耀眼更加衬托出司马炎的平庸。
每当王彩琴看到字都认不全几个的司马炎,再看看已经能七步成诗的司马昱,心中的不甘与厌恶恨不得要化成猛兽将这个不知道从哪个野女人肚皮里生出来的孩子撕成碎片。
她表姐的孩子七岁时才能勉勉强强背下一首诗,却得到了所有人的称赞。如果不是这个司马昱,六岁就已经能识字的炎儿本来也该被人称赞一声天资聪颖的!-
第(2/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