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第(1/2)节
“此话说得有理。”
停了半晌,门口忽得响起太子的声音,屋内的两人见太子好好的,俱都松了口气,忙起身道,“殿下,您可回来了。”
太子边往里走边说道,“王将军,小不忍则乱大谋,你的做法是对的,可有调查过这难民的来源?”
王衍紧随其后,想了想当日的情景,回道,“蛮夷人狡诈残暴,杀的杀,抢的抢,自北境失守开始,这难民就没断过,多是虎口逃生、从北边来的百姓,不瞒您说,现在的城门口每日都还会有逃难的人。”
太子想到刚刚在城门口看到的场景,神思一动,“照你这么说,这些人到了幽州之后理应安定下来才是,为何我今日在城门口竟还看到了小队的人出城?”
王衍神色如常,并不意外,“殿下有所不知,幽州这地方,物资不丰,有那商贩经常去北边买了新奇玩意儿回来去南边换银子,倒买倒卖,不足为奇。城门口一直有重兵把守,进出城的人皆会细细盘查,除了发战乱财的商贩,普通人只进不出。”
太子挑了挑眉,“王将军有见过带着弯刀出城的商贩?”
耿自忠听闻一巴掌拍到了王衍的背上,粗声道,“守城守了这么多年,人都守傻了,还不快去查查。”
看着王衍的背影,太子忽得问道,“王将军为人如何?”
耿自忠一顿,听着太子的话音儿,心念电转间心里产生了一个想法,“殿下是觉得他睁只眼闭只眼,有意为之?”说罢大大咧咧的摆摆手,“这不可能,他的性子臣了解,忠君、为民他做的比臣好到天上去了,断不可能做出祸害百姓的事来。”
太子给了他一个“一言难尽”的眼神,“本殿下在你眼中是这般糊涂、不辩是非的人?”
他喝了一口茶,入嘴全是粗糙的苦涩,又把杯盏放下了,敲了敲桌子,提示他,“王将军爱民必定待人宽和,但这宽和不代表纵容,你让他去问问,现在守城门的人和他手下那个叫秦简的得力干将是什么关系。”
耿自忠觉得太子仿佛敲在了他的脑子上,他大概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了,“臣这就去查。”
“回来!”
太子把他从头到尾打量了一遍,许是久没上战场的原因,耿自忠的眼里有闪动的兴奋,灰麻的粗布棉衣也挡不住他身上的那鼓冲劲。冲劲是好的,但行事章法里总是见不见往日的沉着与流利。按理说北境也是他的老巢了,不至于这么反常,唯一可以解释的通的,只能是因为他的到来。
太子收回了视线,淡声道,“王将军的门户由他自己清理,你跟我出趟城。”
夜色下的幽州城,月亮格外的亮。
王衍一路策马到了城门口,守城的人却不知所踪,闻讯赶来的秦简知道大事不好,先摆出了一幅伏低做小的诚恳认错样,原本以为会像以前一样大事化小,轻拿轻放,正准备抬起头来看自己的上司,眨眼间一把刀就架在了自己的脖子上。
太子远远的看了一眼,便轻飘飘的绕道而行。
耿自忠忍住想上去踹一脚王衍的冲动,狠狠的瞪了一眼那边的两人,转身大步追着太子去了。不一会儿,太子停在了城墙边儿上。耿自忠顺着块块青砖仰头,那城墙足有十来人高,北境与幽州之间最后的一道城墙,夜色下更显巍峨,如一座沉默屹立的山。
眼下,太子似要有翻山的打算。
这城墙不比工部那个院子里的墙,这是货真假实的护城墙,若是能翻得上去,谈何护城之说。他又仰头看了一眼,退后一步估摸着高动,而后道,“殿下,您稍候,臣去去就回。”他记得将军府的库房里有攀墙用的铁爪绳索。
耿自忠话音刚落,太子足尖轻点,刹那间人已站上了墙头,微微在上面停留了一瞬朝下面耿自忠在的地方投来一瞥,便纵身消失在墙那边。
耿自忠呆了一呆,抹了把脸,利索的返身回去拿绳子去了。
作者有话要说:辣鸡宽带可能是在渡劫,明天我去网吧码字。s,男女主下章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