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页
第(2/2)节
而这个情节一出,大众基本知道这是一部关于什么的电影了——聚焦于青少年的成长、学习以及校园暴力的电影。
随着电影的推进,大家可以看到方言在学校是怎么遭受校园暴力的,以及教师们的考量——管过,但管不了。没出什么大事儿,也没法管,只能任由这种校园暴力继续。
而方言,所有的希望,都在于高考。
高考之后,她就能成人,就能离开这个地方,并拥有自立的能力。
另外,影片除了方言这个角色以外,还有其他角色,比如考了第二回家挨批的学霸、家长在和其他人聊天时炫耀自己的成绩回家后要求孩子考得更好、为了高考能出好成绩每天晚上一点多才睡五点就起来看书的学生、对孩子说考得上你就读考不上就只有去打工的家长、因为奖金而对校园暴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老师……
基本上,用一串连在一起的简单情节,呈现出了《高考》下的众生相,并用一个又一个情节的堆叠,来体现出高考对众人的重要意义——
对很多学霸而言,他们努力想要考好,上一所好的大学,希望未来能有一份清闲的工作;对方言而言,考出去意味着她能摆脱校园暴力,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拥有养活自己养活单亲母亲的能力;对老师们而言,是这一届的学生成绩好了,拿了奖金,内心亦会有成就感,然后迎接下一茬儿学生;对家长而言,是孩子成人了,考得好,他们不仅欣慰于孩子有个光明的未来拥有相对于其他辍学的人而言高一层的社会地位,自己本身也多了吹嘘的资本;对与同学产生朦胧的好感的学生而言,高考结束,他们就能光明正大地在一起,谈一场恋爱;对贫穷的人家而言,考上大学意味着他们的孩子将会有阶级的跃升……-
第(2/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