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页
第(1/2)节
他妈这么说,赵东河就一直记着,记着被人肚子饿的咕咕叫时,自己的肚子是因为谁而填满,特别是看到那些为了一口吃的大打出手,还有实在没的吃啃树皮吃观音土的村里人,他就越发惦记着大哥的好处了。
赵东林在部队一路往上升,没几年就当上了排长,收到信的那天,他爸跟大伯一起喝了半夜的酒。
“东林是咱们赵家的骄傲,几代赤贫,今天终于也出了个当官的。”
虽说不是什么大官吧,好歹在部队有了级别,小村庄里,说出去已经极有脸面了。
这次大哥转业回乡,公社安排他当了村支书,是改制以来,村里最年轻的村支书。
“这是赵支书的弟弟。”
有客气的还会说,“这是赵主任的弟弟”。
去镇上办事,别人会客气的给他发根烟,在大哥当村支书前,这些都是没有的。
赵东河走的很快,郑月芬鼓着气跟着后面走,她今天被她妈骂了一下午,这会儿虽然还是不岔,总归气性消了大半。
最后治住她的还是她妈的那句话,“他们家的媳妇可是离过婚的,你自己想想吧,你要是离了婚能找个什么样的。”
那是肯定不能找个比赵东河更好的了,郑月芬这点自知之明还是有的。
另一个,她偶尔回娘家还行,要是真的离了婚回来,几个嫂子能把她生吃了,谁让她跟哥哥嫂嫂关系都不好呢。
赵东河一路走回家,进了村后往自己院子走去,刚到拐弯口就看到在院子前抽烟的大哥。
“哥。”
赵东河的脚步踌躇了,有种小时候上学,干了坏事后被老师抓包的感觉。
赵东林冲他点点头,往院子旁的小河边走去。
“哥,今天是月芬不对,我已经说过她了,她以后会改的。”
赵东林吐了口烟,月色下的荷塘黑峻峻的,十一月,连月光都不甚亮,勉强能看清路罢了。
“东河,这个家,咱们是亲兄弟,咱们得守着这个兄弟情分,不能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弄的兄弟失和。”
兄弟这两个字,对赵东林这个在部队当了十来年兵的人来说太重要了,他的战友都是他的兄弟,是面对困难危险,能够放心将后背交给他们的人,是即便自己牺牲,也要挽救对方生命的人。
一句兄弟,包含千言万语和无限的信任。
战友尚且如此,何况亲兄弟呢?难不成,为了媳妇,兄弟都做不成了?
赵东河脸上烧的发烫,要不是晚上看不见,他真是没脸见他哥。
“哥,我会管好媳妇的。”
赵东林恩了一声,再次开口道,“还有一件事,让弟妹以后别跟孩子乱说话,你嫂子已经进门了,她以后就是黑蛋跟英宝的妈,汪梅这个人,让她陈从此以后都忘了,别再提。”
赵东河不知道还有这事,对郑月芬的不满也到达了最高点。
“好,我知道了,这些我都会跟她说,她要是不听,那也怪不得我。”
赵东河还是挺正直的人,以前以为自家媳妇只是些小毛病,可这次,不管跟妈顶嘴也好,还是背后教黑蛋不要亲近新嫂子,这已经不是小毛病,已经上升到了教养的层面。
郑月芬远远看到赵东河跟着赵东林去了河边,她撇了撇嘴,推门进了自家院子。
这会天色已经很晚,八点多钟了,赵美香吃了晚饭洗了锅碗后带着英宝回屋睡觉,张巧儿本来躺着,后来儿子跟她说了些事后,她心情转好,跟丈夫赵满柱说话,两个孙子在他们屋里打闹。
郑月芬回娘家没带石头,下午都是赵满柱带的。
说到这个张巧儿对老二媳妇就不满意,你大人吵架就吵架,孩子也不带,一个人跑回娘家,哪有这样当妈的!
这么一对比,佳慧回门还不忘带着黑蛋英宝,就显出了气度来。
这会儿听到门响,张巧儿到窗边一看,是郑月芬回来了。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