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页
第(2/3)节
也许是酒意让他露出了往日不同的面目,挥退了众人,他才笑着说:母亲,谢谢您为我出气。我以后再也不怕独孤贵妃的诡计了,因为我有个比她更厉害的母亲。
云熙不意外李适能猜到,李适他可是兵马大元帅,经历过战场的洗礼,可不是温室的花朵。
她笑道:恭喜大郎旗开得胜,大郎一心为国为民,这是苍生感动了,我可不敢居功。
李适点点头,不再纠结这话题,他只要知道母亲是一心想着他的就好了。别的他不会刨根问底。
于是转移话题道:母亲,我做了几首诗,请母亲鉴赏一下。
云熙这才记起李适这厮有作诗的嗜好,大唐这个时候可是诗歌最繁荣的时候,大唐人喜欢并不为奇,但是她不喜欢啊。
硬着头皮听了几首,她才道:大郎,喜欢作诗何不召见杜工部到东都切磋一下?我可是听说杜工部的诗不逊于李太白呢。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所有美人的支持~
第130章唐代宗皇后4
李适思索了一下,道:是不是以前做过左拾遗的杜子美?
云熙楞了一下,才想起杜甫字子美,于是笑笑道:嗯,就是他,他的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还有意境。
李适道:既然母亲如从推崇他,那孤就召他到东都任太子司直,如何?
太子司直为正七品,掌弹劾东宫、纠举职事,相当于御史之职,这职位虽说不高,但是却非是太子心腹不能胜任的。李适还真是对她孝顺呢。
云熙笑道:大郎自己决定就好。只是可惜李太白已经仙逝,要不然大郎和李杜一起,岂非一桩美谈?务必去找诗圣,放过她。
李适摸摸下巴,道:李太白啊,我当初还见过呢,人有些狂放,又有些轻浮,不是很适合做官。然后说起当初他的所见所闻。
云熙边听边想着皇帝的视觉就是不一样,后人崇拜的诗仙在他们眼里并不是股肱大臣。但各花入各眼,当代有当代的职责,后世有后世的想法。就比如原主,后世都成了很多人羡慕的对象呢。
李适第二天就着驿站快速发去他的旨意,此时杜甫还在锦官城郑国公严武手下做检校工部员外郎,一去一来至少两个月。
虽然诗圣一时半会见不着,但李适很忙,也就没有空找她吟诗作对了,且特地照顾她,让她这个太子令史根本没有什么事qg,她也就闲下来用空去逛逛旧洛阳了。
这日,她闲适的走在东都大街上。
王平清左看看又看看,道:沈兄,这有什么好看的?都被安禄山、回纥抢走了,还不如长安一半呢。
云熙斜瞥他,道:你要是不想看,可以不看。
王平清只好住嘴。
可不一会他就忍不住了,看着越来越荒凉的路,道:沈兄,你这是要去哪里啊?我们可没有带侍卫,到时候太子殿下会担心的。
太子殿下对沈开的重视是有目众睹的。他猜想沈开也许和皇后殿下有什么关系?但是自安史之乱之后,吴兴沈家被安禄山攻破,沈家就四分五裂了,有好些人还投靠了安禄山和史思明,被先帝所不喜,所以也很少人敢提沈家了。
皇上登基之后,皇后失踪,皇上只是说找寻,却也没有启用沈家。有眼色的人哪里不知道皇上和先帝一样,对沈家有意见呢。他有时还暗暗的想,也许皇上对皇后沈氏也有意见,这才没有下力气去找。
但这个想法也就一闪而逝,他可不敢说出口。
云熙挑眉道:这个山上有座尼姑庵,我去看看。
王平清偷偷看了她几眼,嗫嚅了两句,还是道:沈兄,你和皇后殿下有,有关系吗?
云熙似笑非笑的说:你还真敢问啊?然后神色一敛,道:但我不想告诉你。
王平清:说好的兄弟呢?
但是瞧着她的神色不虞,再想想现在沈家的落魄,沈皇后不知所踪,皇上不用沈家子弟的事实,即便有关系,只怕沈兄也不愿意承认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