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13页

第(1/2)节
    农人们都惊呆啦!

    为了防止这只是个别现象,其它没里都种植了至少一亩地的两季稻。

    怀安县很多地方并不想甄家村,当初每户人家五斤稻种的限额几乎领满,其它很多村落,真的只是每一里只种了一亩。

    现在这一亩地的金黄在一片尚且青色的稻谷间,是那样醒目。

    就连岑知州都顾不得身体年迈,每日都跟着下地,去一里一里的乡下,看乡下的两季稻亩产。

    县城马路两边的稻田由于被席瑞安全部买下,属于席瑞安的私产,作为给全县农人又亲自照料,全都是严格按照席瑞安的要求种植,亩产量相较乡下的杂交水稻要高一些。

    乡下毕竟偏远,席瑞安不可能面面俱到,多是教了各村的村长里正和有经验的老农,让他们照着做。

    可这世上永远不乏自作聪明阴奉阳违的人。

    所以下面每一里的试验田亩产量也都不等,高的,如甄家村,严格按照席县令指导的来做,亩产量和县城两边的亩产量一样,同样高达九石之多。

    次一些的,便是和甄家村有亲缘关系的,附近的村庄,每亩地的产量也足足有八旦。

    其它也大多能达到亩产六七旦。

    就连最少的,也有五石之多。

    在这个平均亩产量只有三百多斤,也是四石的古代,即使是每亩地达到五石,也已经是增产很多了,更何况是翻了一番,直接达到九石的田地,那简直就是神迹。

    看着那切切实实在众目睽睽之下收割的没有一点虚言的稻谷,帮忙收割的农人们纷纷泪如雨下,对着杂交水稻,长跪不起,口中大喊:老天有眼,神农开恩!

    这下全怀安县的人都知道这两季稻高产,不用席瑞安说,他们就主动想要来年全部换上可以种两季的杂交水稻来种植。

    岑知州也是这时候才知道,这两季稻原来还有个名称叫杂交水稻,据说是一个名叫袁隆平的农神所赐。

    恰逢当今万寿街,岑知州当下就写了折子,并将一把带着稻杆一起的稻穗,连夜送往京城。

    每年为了奉承皇帝,下面制造的祥瑞不计其数,其中自然也有稻谷祥瑞一项。

    古人不懂,当看到有高产量稻穗时,不等它们成熟,便将它们折下作为祥瑞送给皇帝,实际上这些高产量稻穗都是优质稻谷,若全部搜集,来年用这些优质稻谷为种子种植,可增加产量。

    然而还不等这些稻谷长成,就被祥瑞了。

    岑知州的折子和稻谷被递交到京城后,首先是被现如今的宰相刘相所截,看到岑知州的折子后轻蔑地冷笑一声:岑道正一生刚正,最是厌恶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想不到他人到晚年居然也玩起这样的把戏来。

    他和岑道正虽是政敌,政见不和,一个保守派,一个是革新派,该打压的打压,但都是政治上的事,对于他的前任对手岑相的人品还是认可的。

    此刻他将折子一扔,意兴阑珊道:罢了,给圣上呈上去罢。

    上至皇帝,下至百官,都没有将岑知州这封折子当回事,甚至还有像如今刘相这样对前任宰相岑道正十分失望的。

    毕竟,这样的祥瑞每隔两年就来一次,但从未听说哪里真有稻谷产量增加的,圣上也只是看过笑过,给他的前任心腹岑相批了折子安抚他,之后也没放在心上。

    却说怀安县这边,在趁着杂交水稻丰收,所有农人都群情激昂之际,席瑞安又连忙趁机向他们安利了另外几项高产量农作物:土豆、玉米、花生、红薯,并且说,这几样农作物不挑土地,山地旱地皆可种植,亩产量皆可达到千斤以上。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像土豆、玉米、红薯,本身它们的亩产量就很高,而慕清种植空间里的土豆、玉米等农作物,和普通土豆、玉米又是不同,它们全部是农学院的农学家教授们一生的心血研究而成,产量较之普通的,又要高了许多。

    像花生,它的正常亩产量不过三四百斤,而慕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