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11页

第(1/2)节
    慕清知道,这些蔬菜之所以能卖出这样的高价,不过是占着这个时代这些东西稀有的便宜罢了,就好比在现代随处可见的花生,在清朝乾隆年间,都还是只有贵族和皇家才能吃得起的贡品。

    一下子就赚了十两银子,甄三郎就跟做梦似的,挑着空竹筐恍恍惚惚的跟在阿娘后面走出清风楼。

    难怪阿娘每过十天就往县城里送菜,原本他们都以为,那一篮子菘菜和秋葵,最多只能卖个几十文钱就不得了了,没想到居然能卖这么多钱

    原来县城的钱这么好赚

    甄三郎觉得,他的三观被刷新了。

    此时,他单纯稚嫩的心里,已经给县城里的人打上了一个标签:人傻,钱多,速来!

    甄二郎上次已经跟慕清来卖过一次霜糖,这次虽然吃惊,但他外表木讷,反射弧度长,一直没什么表情,看着就好像很淡定的样子。

    甄三郎看甄二郎如此淡定,丝毫不大惊小怪,只当他几次跟着阿娘出来,已经早已有了见识,连忙控制自己的表情,学着甄二郎的样子,努力做出一副沉稳淡定的表情,可他那双滴溜溜转,好奇的到处看的眼睛,依然出卖了他对外面世界好奇的内心。

    一直等他们出了清风楼,他才突然反应过来似的:阿、阿娘这些土豆居然这么

    话没说完,就被机灵的甄三郎用力拽了下衣袖:二哥,有什么话咱们回家说。

    甄二郎这才反应过来,咧嘴笑出一口大白牙:是,是,回家说。

    甄三郎长出了一口气,他就说嘛,二哥怎么可能那么淡定,原来是反应太慢了。

    小小年纪的他无奈地看了个子越发高大的甄二郎一眼,心里无奈地叹了口气。

    甄博文和席镶现在在州府岑知州家里读书,为下半年的发解试做准备,所以不在县学,慕清这次就没有去县学,而是带着二人去书铺,给甄三郎买了一份笔墨纸砚,又给甄香草和甄香君一人买了一份,然后带着二人去县衙。

    她做的那些菜,全都是给席瑞安吃的。

    在甄二郎甄三郎面前,慕清和席瑞安还是很正经的。

    两个人一个坐在正堂桌子的左边,一个坐在右边,慕清坐过去的时候,席瑞安很自然的扶了她一下。

    这是前世两人老年养成的习惯,席瑞安现在虽身体年轻了很多,但有些小动作小习惯却保留了下来。

    之后又特别自然的给她倒了杯水,推到她面前,问她:早饭吃了吗

    慕清毫不见外的摇摇头:没。

    一个‘没’字,却带着说不出的亲近和一丝撒娇的意味在里面。

    两人说话的时候,都是含笑看着对方眼睛的:我叫人传膳。

    慕清听他说‘传膳’二字,又笑了。

    她只一个笑容,他就明白她在笑什么,也跟着默契地笑了起来,眉眼之间全是只有他们二人不用言语多说就能明白的默契。

    甄三郎看看县尊,再看看他阿娘,总觉得好像有哪里怪怪的。

    不过他还是很崇拜县尊的。

    在慕清说了两季稻和土豆等农作物全部是县尊叫人千辛万苦弄来,为的就是让老百姓不饿肚子后,他对席瑞安的崇拜已经超过了他的大哥甄博文,成为他心中最厉害的偶像,甚至心中隐隐生出一丝模糊的野望,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像县尊一样,至于像县尊一样什么,此时他还没有想过。

    这只是一点模糊的想法罢了,甚至连他自己都还没有察觉。

    吃过早饭,慕清又和席瑞安说了,想给甄三郎去私塾读书的事,问他有没有什么好的私塾推荐。

    慕清和蔼地笑着望了甄三郎一眼,对席瑞安笑道:以前家中穷困,只能供得起博文一人读书,这段时日我让香君教他们读书,发觉三郎和他大哥一样,很有些读书的天赋,为人也勤勉认真,是个读书的好苗子,我便想着给他找个好私塾,好夫子。

    这段话自然是说给甄三郎听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