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1页

第(1/2)节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8

    再美好的事物也终将凋残,

    随时间或自然变化而流转;

    但是你如夏日,永远鲜活,

    你永远不会失去美的形象;

    死神无法让你留在他阴影中,

    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长;

    只要人类还在呼吸,只要眼睛还能阅读,

    我这首诗就会存在,使你的生命与美丽永存。

    越云舟合上书页,忽然发现反面写着: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洒脱纵意,疏狂飘逸。

    是姜翎的回信。不知她是何时所写,那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回首往事,正当最好年龄的时候,遇见一生所爱,交得三两挚友。纵然别离久,仍有过往可念。此生与她一样,未曾虚度。

    如何评价云中君?

    近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思想家,具有国际影响力。于时代交替之际作出卓越贡献,创办女子互助会,推动男女平等……

    属于她的荣耀太多,难以一一具体言说。

    后人分析前人作品时,总喜欢结合对方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来看。

    云中君的过往非常清晰,十八岁以前,住在谢家,和其他家人一起住,没去上过学,家中请过老师,教她认字。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开始崭露头角。《玫瑰园》一炮打响,此后快速崛起,屹立于文坛。

    《玫瑰园》连载时,因女性权利一事,与文坛半壁江山开战,著文互相批判,其中“东君”作为云系文人,堪称马前卒,用词犀利,条理清晰,逻辑严谨。

    他们当年的骂战放到今天仍然经典,云中君引经据典,将持反对意见的人一一辩倒,东君随后而至,冷嘲热讽,言语攻击。据说还有人晚上在房间枕着报纸默默流泪,想骂又骂不赢,只能悄悄哭。

    这两人不愧是青梅竹马,默契十足,就连骂人中使用的典故都能相互勾连,别有一番趣味,让人会心一笑。

    因这一场骂战,《玫瑰园》的声名,传遍全国。《重器》接踵而至,受众更广,老少咸宜,说书先生都爱讲这个。也因为《重器》,云中君的才华真正得到认可。

    自古文坛如战场,写出一篇名作往往算不得顶顶出众,只有佳作不断,才让人相信,这人真正有才华。

    正当所有人以为云中君会如大日横空,将所有人衬得黯然失色时,《玫瑰园》结局出来,一片哗然。接着被证实,末尾所指的照片是真实的,随着照片的传播,风声鹤唳。

    后人考究时,非常好奇,究竟是云中君提前见过照片,构思出这样一个故事,处心积虑要揭穿,还是中途看到照片,改了《玫瑰园》原来的结局?

    《玫瑰园》浑然一体,前后勾连,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从第一期开始,就能找到隐藏的线索,读完全本,还能反复看。

    仔细研读,更偏向于前者。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关键是,这件事还真让她做成了。

    越想越觉得震撼,这是何等心智,何等才华。

    祸端就此埋下,于宴会遭遇刺杀,戚无恙掩护出逃。即使从亲历者描述中得知宴会景象,还是无法想象他们是在何等惊心动魄下的袭杀逃出来。

    或许是因为这件事,云中君才会学枪法。

    有人因此称云中君是文人中枪法最好的人,反过来同理,她是会枪法的人中,最有文采那个。

    若不是先天缺陷限制了她的行动范围,也许她会在更多领域作出一番成就。

    即使在养病期间,她也没有放弃创作,写出《重器》大结局,以及数篇短篇小说。

    此后,她住在现实中的“玫瑰园”中,安静创作,更换许多笔名,无数惊人之语,尽出笔下。

    不仅如此,就连话剧《司令》也是她写的,既荒诞,又极具喜剧效果。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