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71页

第(1/2)节
    听了苏忻说一堆似是而非的话后,苏瑜已经把苏忻看成了同龄人,或者说在这件事上比较有经验的同龄人。

    以前苏瑜对苏忻是一种哥哥对弟弟的照顾,在这样的心态下,苏瑜不会把自己脆弱的一面暴露在弟弟的眼前,因为他是保护者,他要更坚强。

    现在至少在这个问题上,苏瑜的心态稍稍变了,他从保护的一方,变成了和苏忻对等交流的人。

    听到了苏瑜终于开始诉说他的烦恼,苏忻的双眼弯了弯,继续用知心大哥哥的态度慢慢引导苏瑜。

    因为一直遇不到喜欢的人,苏忻曾经也困惑过,他以为自己是有什么心理问题或者障碍。

    为了明白自己的问题,苏忻在网上看过不少资料,也去找过心理医生询问,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他没毛病,只是恰巧没遇到让他动心的人,他没有随意、将就罢了。

    所以苏瑜的问题在苏忻看来不是什么大问题,他一步步地同苏瑜说起自己以前看过的资料的理论,一点点试探询问苏瑜会喜欢什么样的人。

    从苏瑜的性格来看,他属于那种遇到事比较有主见的人,按理说他这样的性格对自己的想法应该是明确的。

    苏忻一开始猜测苏瑜会喜欢那种尊重夫郎的类型,不像苏老太爷那般在家里要有绝对的权威,说的话不可以有人反对这样。

    没想到一番沟通下来,苏忻觉得苏瑜好像比较倾向于在处事态度上稍微强硬些、果断些的男子,大概是因为这会让他有种被保护的感觉。

    苏高平的性格并不优柔寡断,但是之前他在处理苏家的事情上不够强硬,也不够果决,不可避免地让他的夫郎和孩子们受了委屈。

    那时候苏瑜是三房最大的孩子,他在苏家最早懂事,很多事可能小小的他在遇到时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代表了什么,但是那些事在他的心里都留下了印迹。

    苏瑜的个性柔中带着刚,不是他天生如此,他也是被生活的环境逼出来的,他想要有人能够无条件地护着他,不管发生了什么。

    “忻哥儿,我其实很担心。”既然已经同苏忻开口,苏瑜就不再藏着掖着他的心思,敞开了同苏忻谈。

    苏忻看着苏瑜,神情关切:“大哥是在担心什么?”

    遇人不淑?还是有缘无分?亦或者平淡过一生?

    苏瑜抿了抿嘴角,躲开苏忻的眼神:“比起我喜欢什么样的男子,我……我其实更担心嫁人以后的生活,我担心自己会像阿姆一样,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们会和我们一样,遇到这些不好的事。”

    这些话苏瑜觉得他原本不该和弟弟说的,可是话在他心里憋久了,今天他既已把话说出口,他自己也很难控制自己的话头。

    苏瑜的意思苏忻转念一想就明白了,从某个层面上看,苏瑜和唐熙有相似的地方,毕竟是父子,所以苏瑜担心自己嫁人之后,和婆家的人相处不够融洽,也出现问题。

    让苏瑜忍受委屈,他不一定会有多强烈的反应,毕竟他也看到过就算是受宠的大伯母简氏,也有被老太爷和老夫人训斥的时候,作为晚辈被长辈挑剔他不认为是一件很难以忍受的事。

    但是如果让他的孩子以后生活在和自己相似的环境中,苏瑜想想就觉得受不了。

    说实话,在谈话之前,苏忻没有想过苏瑜考虑的问题居然还有这些,要知道现在的苏瑜才十六岁。

    苏忻当年也处在十六、七岁的年纪时,在学校读书可以说是无忧无虑,不仅他,他周围的同学也都一样,最大的烦恼就是担心学习成绩,再不然就是那些偷偷谈恋爱的担心被发现,相反设法同老师、家长做“斗争”。

    苏忻舔了圈自己的牙齿觉得有些牙酸,这个时代的孩子本就早熟,受家里各种因素的影响,苏瑜的早熟比同龄人更早,别人为婚事、为即将嫁给谁担心时,他已经考虑到更后面的事了,在后世恐怕要二十六、七的人才会考虑这样的问题。

    苏忻觉得苏瑜的想法有些危险,听上去有点悲观,他赶紧劝道:“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