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页
第(1/2)节
不过简氏到底还是做了安排,这一次外面的言论没有再一个劲地说苏家大房如何如何,连带着也有人说苏高平有问题,做事太冲动,不顾念情亲等等。
苏家大房和三房已经分开了,外面的那些消息苏高平听说后没有再让唐董做什么,越是争执越会让事情总过不去,他不想揪着不放,想安生过日子。
分家之时,因为唐熙嫁妆被简氏扔了,他回来后消沉了几天,苏忻见状软磨硬泡拉着他去唐家帮忙做糖,让忙碌和新知识塞满他的大脑,没有多余的心思胡思乱想。
这就导致了苏瑜那边没有唐熙帮忙比之前更忙了些,他想着小妹已经十岁了,针线活做得不错,苏瑜干脆把小妹拉上一起做事。
一家人都在忙碌,几天时间一晃而过,到了每年的正月十五的上元节。
这一天,唐熙一大早就起来到唐家忙活,她要和椿婶一起做元宵,苏忻起床得稍微晚一些,他收拾好自己同样去了唐家的厨房帮忙。
苏瑜和苏嘉不去厨房但没有闲着,他们跟着苏高平、唐董一起做花灯,晚上他们一家人准备出去看花灯。
复杂的花灯他们做不来,就做了些简单的形状,苏瑜要了个普通的莲花灯,苏忻想要一个饼花灯,苏嘉想要一个荷包形状的。
三个孩子分别要不同的花灯,此外还得再做两个,唐董一个,唐熙夫夫两一个,苏高平一个人当然忙不过来,但是有唐董在旁边帮忙,忙活了一整天,五个花灯总算在晚饭前做好。
这一天晚上的晚饭不像年夜饭那般复杂,大家最主要、最重要就是吃元宵。
崇安县这边的人十分重视上元节,他们吃的元宵花样又多又复杂,苏忻以前和爷爷过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吃的仅仅是最普通的芝麻汤圆,没有那么复杂的花样,这一次他听说唐熙他们会做好几种元宵,非常感兴趣。
早在两天前,唐熙和椿婶就开始为元宵做准备了,从元宵皮到元宵馅,全都是他们自己亲手准备的。
做成的元宵不同,所用的材料也大有不同,有的元宵是用的糯米粉浆,有的元宵是用干糯米粉,包馅的那种是用糯米粉浆做皮,而滚皮的则是用干糯米粉。
这一次元宵节一共要做四种元宵,第一是包入肉馅的肉元宵,第二是馅料丰富的酒锅元宵,第三是以黑芝麻作为主要馅料的珍珠元宵,第四是先油炸后浇糖的拔丝元宵。
肉元宵、珍珠元宵和拔丝元宵苏忻都吃过,制作过程虽然有简单也有复杂,但他的兴趣不大,他最想知道的是酒锅元宵怎么做。
酒锅元宵是今天要做的元宵中最复杂的,苏忻一开始以为是用醪糟煮的小汤圆,但是看着厨房的食材显然并不是。
因为他看到椿婶准备的东西是糯米粉、白糖、熟面粉、猪油、核桃仁、花生仁、芝麻、瓜条、青红丝、桂花酱和烧酒。
忙碌了一整天,一直等到晚上开始吃元宵时,苏忻才知道,所谓的酒锅元宵居然是在元宵煮好之后倒入已经备好烧酒的酒锅内,然后将酒锅内的酒点燃。
这是椿婶他们老家的一种吃法,看着燃烧的酒,苏忻觉得有意思极了,他又学到了一样新的糕点。
吃过一顿美味的元宵,大家提着各自的花灯收拾首饰准备上街,椿婶和袁三两人不愿意凑热闹,就留在家里。
这天街上的人会非常多,很多未婚的男、女、哥儿都会在长辈陪同下出门,因此上元节经常促成不少好姻缘。
为此,唐董、唐熙和苏高平三个大人商量之后决定由他们分别带着一个孩子,最是好动的苏嘉由唐熙亲自照看,还有苏瑜和苏高平在一旁,而落单的苏忻自然就交到了唐董的手上。
第109章看花灯
沿着河边的那条街两边挂满了花灯,还没有走近,苏忻远远地就能看着那些密密麻麻、高高矮矮的人头,以及足以喧天的吵闹声音。
苏忻忍不住怀疑,今晚是不是全城的人都跑来了这一条花灯街,说好的上元节是含蓄的情人节呢?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