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春梦】第九十二回 悼红轩姊妹闻噩耗 大观园宝钗探颦儿
第(4/7)节
信无负,而志愿未竟,不无遗憾。宝亲王皇四子弘历,
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皇考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
雍正元年八月朕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亲书谕旨,
加以密封,收藏于乾清宫最高之处,即立弘历为皇太子之旨也。其后仍封亲王者
,盖令备位藩封,谙习政事,以增广识见,今既遭大事,著继朕登极,即皇帝位
。仰赖上天垂佑,列祖贻谋,当兹寰宇乂安,太平无事,必能与亿兆臣民共享安
宁之福…………」
宣读完毕,又将两份诏书献给众人浏览,两相对比,丝毫不差,太后因道:
「既是如此,弘历便是我大清第六位皇帝,卓吉日登基,溶儿,新帝登基一事,
还要你多费心了,贾府之事,只管交予中顺王爷也就罢了。若无其他事,你们各
自下去准备吧。」
一旁坐着的忠顺亲王站起身来朝北静王道:「王爷此番辛苦了。方才太后的
话你也都听到了,太后如此重用王爷,将皇上登基大典都交予王爷打理,王爷万
万不可辜负了太后一番苦心。如今贾府之事你再也不用多费心了,只交给小王便
是了。」
北静王听了一愣,刚要说话,太后道:「溶儿,都知道你们府上和贾家深密
,此事关系重大,按理你也当避方是。」北静王无法,只得答应了。将贾府上
下事宜交割与忠顺王,不在话下。
交割清楚,北静王不免有些气丧,刚至王府,有人报:「有人求见王爷,
已等候多时了。」北静王问是谁,那人答道:「是个妇人,普通人家打扮,自曾
是贾薛氏,只说要求见王爷。」
北静王一听忙叫请进来,果然不一时宝钗进来。前日宝玉大婚之时北静王也
曾去贺喜,自然人的宝钗。宝钗行礼,北静王忙免了道:「原来果然是贤侄媳,
我正思白日里你怎的不在,只不知你又如何辗转过来的?」
宝钗答道:「适逢事发之时我正巧在外头,因躲过去了。不知家里犯了什么
事,竟遭此劫难?」
北静王叹了口气,先让宝钗坐了,才将事情经过说了一,又道:「此番关
系重大,又有忠顺老匹夫从中作梗,只怕不拆散宁荣二府他是不肯善罢甘休了。
」
宝钗听得呆若木鸡,本只是疑心并非贾政贾赦一干人为官不正所致,哪成想
竟是这么大勾当,不由哭道:「王爷明鉴,我虽过门时候不长,却也是在荣国府
中长大的,打小听的都是忠君报国,哪里能做出这等子事儿来?」
北静王叹道:「我自然知道,只是如今却是说不清楚,只希到底能水落石出
,还你府上一个清白罢。」
宝钗又道:「不知宝玉等都拘押在何处,可否能容见上一面?」
北静王道:「尊府爷们都在狱神庙中。本来这事由我办理,可方才被忠顺老
匹夫生生夺了过去,我再不能插手。此刻若想见上一面恐怕不能了。你也莫要太
过担心,我时时留意,若有机会定让你们见上一面。」
宝钗哭了一,又问了许多话,北静王将所知道的事儿都说了。宝钗这才又
施礼道:「如此多蒙王爷费心,贱妾感激不尽。时候不早,我这就告辞去了。
」
北静王忙道:「外头风声正紧,你府中女眷都被监禁在内院,你这番去岂
不是自投罗?若不嫌弃,只管在我这里住下,有何变故我也好先让你知道。」
宝钗行礼道:「多谢王爷美意,只是毕竟生了这么大变故,一则老太太太太
还在府里,我怎能独一人在外头,让她们
第(4/7)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