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页
第(1/2)节
这时,隐瞒灾情之案已经水落石出,按倒葫芦起了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福建巡抚又查到涉案官员中有纵容走私官匪勾结的,贪墨数额巨大,耸人听闻,一船收取三千两,地窖里堆满了银子。原福建布政使本来是玩忽职守、失察之罪,丢了官职而已,现在涉嫌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命都保不住了。
支持海禁的正方以为这是对外贸易的锅,就是禁得不够彻底,才滋生出罪恶。
请开海禁的反方认为这是禁海的弊端,商人逐利是天性,正因为禁止贸易,货物不能正常流通,反而扰乱市场,养肥了蛀虫。
不见得所有反对解海禁的官员都是迂腐短视之辈,他们的很多顾虑都有道理,比如海盗骚扰疆域,比如番邦进贡反而造成赤字,再比如贸易管理稽查走私,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令人头疼。
可令人头疼,不是不去做的原因,否则拿出来讨论做什么?就是因为难,才要群策群力,迎难而上,再说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
皇帝开海禁之意坚决,欲重设广东广州市舶司,朝廷讨论正酣。
姚晨护送皇帝回京之后就立刻返程,过家门而不入,秋冬天气转冷,是边境不安稳的时候。尽管不能回家,东西却可以带,辽东的物产一车车运进姚府,惹人艳羡。
“阿娘,是三叔回来了吗?”姚爱军利落翻身下了小马驹,飞奔进门。
“没有呢,只是送了东西回来。”孙氏见她衣服上有不少灰尘,怕又是去了校场,忍不住发愁:跟男孩子似的,以后怎么嫁得出去。可惜投错了胎,这要是个儿子多好啊……
“那有给我的信吗?”
“有,说很想你,还给你留了功课。”
姚爱军有点不满:“您怎么又拆我的信呀!”
“你哪些事是娘不知道的?”孙氏被气笑了,年纪不大,小心思还挺多的。
姚爱军心说您不知道的可多了,三叔私底下教了我一套密码呢,他们经常用密语通信,是两人之间的小秘密。
姚晨对姚爱军要求甚严,弓马骑射诗书礼乐都要学,因为小侄女偏科严重,之前为了鼓励她至少把字认全,姚晨就特别设置了奖学金,功课每完成一项或得到出众的成绩,就会有奖励,所以姚爱军小小年纪,已经有了一个不小的金库,只要不为非作歹败坏风气,她有绝对的处置权。
上回她向三叔报告了自己已经拉起了一支五十人的队伍,里面有男有女,多是部下将士或庄子上的孩子。只是遇到了问题,男女之间时常暴发矛盾,互相看不起,唉,队伍不好带呀……
不知道三叔给她支了什么招。
她拿着信回了自己的房间,认真地破译起来。
第47章名将不想打仗16
姚家爱惜士兵,一直设救济院抚养鳏寡孤独,到姚晨主事的时候,他认为职业军人退伍之后应该有个好出路,成功转业或有人赡养,更是花大量钱财和力气在这方面,他不仅亲自监督抚恤金的发放,还特地设了帮扶中心,由专人跟进了解退伍士兵的状态,时有关心、救助。帮扶中心的业务,这不仅仅是生计方面的,还有感情上的,在姚晨的鼓励下,庄子上出现了不少重组家庭,退伍的士兵与孤儿,鳏夫与寡妇之类,互相陪伴,搭伙过日子。
姚家在京外的庄子,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农庄,更像是一个小型的堡垒,虽然没有建城墙和护城河,但肉眼看不到的和无形的防御却是一层接一层,守卫之严,堪比卫所。庄子主构为歇山式五开间十三架,三通门双火巷五进院落,两旁翼堂互对,环列为屏障,壁垒森严,轻易无法攻破。主院落东西前后均有高楼卫阁,可登高远看,观察敌情。庄内还有粮仓、水井、地窖等等,姚晨甚至命人秘密挖了地道,以备万一。
姚晨当初是将此作为后手,防着国破家亡鞑靼南侵设计的,哪怕鞑靼过了长城,庄子还能抵御一阵,保护家人平安。
如今,庄子不断发展,包括田地,占地逾百倾,人口过五百,里面老弱妇孺不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