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77页

第(1/2)节
    最后点心上了桂花蜂蜜藕粉和红糖煎年糕。藕粉原本只给皇家进贡,故名贡粉,冲泡后晶莹透明,配以桂花酿的蜂蜜,口味清醇,非常滋补;年糕又叫白茧糖,煮熟糯米,用力反复敲打成糍,看不出米粒,再切成条状,晾干油炸,滚上红糖,趁热吃,又糯又软又香。

    “真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饶是官员们见多识广,也被这一道道别具风味的菜肴征服了。

    一行人中就有老饕,据说尝遍京城大小酒楼夜市,第二日也没忍住写信回京炫耀了一圈。

    这次出差太值了!

    自此以后,姚晨便开始承担起后勤工作,而且运河上也不用他到处跑绘舆图了,运河原本的记录就很详细,其他人应付得来,就让姚晨专心为大家提供饮食。

    姚晨当然很开心,不用挨冻受累,也承大伙儿的情。

    平时多吃牛羊肉,这回叫他逮着机会,变着法儿做猪肉。

    除了大家点名要再做的梅干菜扣肉,还有蜜汁叉烧、东坡肉、红烧肉、卤猪手、糖醋里脊……

    都是下饭菜,南方多食稻米,与之绝配。若是吃面食,夹在炊饼里或者盖在面上,也是美味。

    负责招待他们的厨子也纳闷,怎么北方人做的南方菜比南方人做的还好?

    不愧是京城啊!不明觉厉。

    后来随着其菜谱的传开,江南的猪遭了殃,姚晨简直成了猪之克星。

    猪:什么仇什么怨?!

    有一天突然想吃回北方菜,换成干煸牛肉、羊肉炖萝卜,大家还奇怪,怎么不做猪肉了?虽然那几道也很好吃。

    姚晨:“……要北归了,提前适应一下吧。”

    入夏的时候开始回程,在快到京城的时候又双叒叕遇到黄河汛期,试点工程已经修建完毕,刚好可以验收成果。考察团便停下,顺手收集了一番数据。

    或许因为束水攻沙工程终见效果,而且这段不是夏汛的主要发生段,水流湍急而与无泥沙滞留,众人均觉高兴。

    这时候,传闻与朴家结亲的杨家出了一个大瓜。

    杨家家主之母杨氏与其外孙有不正当关系!

    在京城已经闹得沸沸扬扬,并迅速往周围城市扩散,连姚晨他们都听闻了。

    “怎么可能?纯属无稽之谈!”有人嗤之以鼻。

    “若是真的,杨氏千年美名,毁于一旦。”房玉山皱眉道,世家式微,一个接一个倒下,他难免感到物伤其类。

    姚晨隐隐觉得这里面有小狼狗的影子,否则怎么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在杨家娘子快要出孝的时候爆出来?

    小狼狗为了不成亲,也是拼了。

    实情与姚晨猜测的差不多。

    圣人初闻谣言时也以为是笑话,后面人证物证齐全,实在容不得他不信,顿生反感,又一阵庆幸,当初先帝为他择妻,杨家之女也在其中,后面不了了之,不知是否因为先帝察觉了杨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去年一开始听说有这样的传闻,皇帝便命朴嘉言暗中查访,本想朴家与杨家交好,若是空穴来风可证其清白,维护其名声,然而越查越心累,先是证实确有其事,后发现杨氏与其外孙的关系已经维持多年(其外孙现年尚未弱冠),其夫在世时便已经发生了,家人装聋作哑,甚至其夫的死因都很可疑。

    此事传出风声,还是因为那杨氏外孙在青楼酒后闹事打死了人,被衙役带走的时候嚷嚷出去的,大概他承受不住心理压力,苦闷痛苦无处宣泄,也许他早已疯了。

    这事儿也透着股尴尬。

    皇帝很满意朴嘉言毫无私心,忠心耿耿,尽职尽责,又同情他的婚事,他已经是大龄未婚青年了,婚事却屡屡不顺,先前杨家女儿为祖父守孝,他也没有变卦另择人选,不想被自己好心办坏事,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依你看该如何处置杨家?”

    “全由圣人决断。”朴嘉言言出肺腑。

    “你的婚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