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页
第(1/2)节
霍小玉这般想着,顺着声音去瞧张致远口中的大王。
月光清冷,像是碎了一地的玉屑,尽洒在大地。
中军旗杆高高扬起,烈红色的旗帜上面书着李字。
旗帜下,男子迎风而立,萧萧若松下风,皎皎若夜中月。
镜光铠是银色,他的衣衫飘带是红色,银白二色交织,勾轮出一个清瘦高挑的身影。
他双手背于身后,狭长的凤目上挑,凌厉又倨傲,薄薄的唇角微微抿着,又带了几分清冷之意。
皎皎的月光落在他眼底,道不尽的清贵威仪,说不尽的清隽风流。
霍小玉呼吸微微一滞,心跳骤然加速。
男子的目光越过张致远,略在张致远身后的空地方停留,长眉微蹙,眼底闪过一丝疑惑。
霍小玉捂了捂胸口。
这居然也能发现她?这人是谁?竟这般厉害?
霍小玉脑海突然闪出一个人的名字。
此人杀伐果决,屡立奇功,在安史之乱中力挽狂澜,让摇摇欲坠的大唐王朝趋于平稳,被当世人誉为颇有太宗之风。
此话刚刚传开,原本凝聚力并不算强的士兵纷纷投在他的麾下,极大地增强了他的实力,让他在平乱叛军时势如破竹。
可他成也太宗之风,败也太宗之风他的父亲害怕自己成了李渊第二,一道诏令直接杀死了他。
这个惊才绝艳惨遭天妒的男子,名叫李倓,死时尚未娶妻,因军功实在盖世,他的哥哥登基后过意不去,追封他为皇帝,还给他找了世家女,举行了冥婚,让他在九泉之下有个伴。
第63章霍小玉
盛唐,公元618年起,公元907年止,国祚二百八十九年,历经十四代,共二十位皇帝,却出了三十三位皇太子,这三十三位皇太子里,只有六位是顺利继位的。
盛唐内斗之激烈残酷,由此可见一斑。
内斗的残酷,并不影响唐朝的强大。
唐朝是一个非常神奇的朝代,千古一帝的李世民将大唐治理成巨唐,让后世之人提起唐朝无不向往,甚至在千年以后,统治着华夏大地的君主,仍以民族复兴为最高目标。
复兴,便是重新恢复旧日的荣光。
可见唐朝的强大和影响力的深厚。
然事有两面性,太宗皇帝李世民虽然是盛唐王朝的奠基者和发挥光大者,但玄武门的兵变,也改变了盛唐的历史格局。
玄武门之变,太宗皇帝杀兄诛弟囚父,自此在李姓皇帝血液里埋下了兄弟相残父子残杀的嗜血种子。
武媚娘杀子继位,让原本便是惊弓之鸟的李姓皇帝,对自己的母亲妻子姐妹失去信任。
安禄山反叛,昭示着最信任的臣子也不能信任。
皇帝不信任亲人,不信任臣子,稍有风吹草动,便狠下杀手。
李倓的父亲肃宗李亨,和李亨的父亲玄宗李隆基,便是此中佼佼者。
玄宗政变上位,是一个能杀了自己三个儿子的狠角色,肃宗在这种情况下平安活下来,还稳坐太子之位,政治觉悟不会比玄宗差。
这两位皇帝都是玩政治的一把好手,偏偏在平叛安史之乱的事情上,一言不合开始秀智商,各种骚操作层出不穷,把明明一年就能平息的安史之乱,硬生生地拖了八年。
河西陇右被吐蕃趁乱而夺,河北节度使趁势做大,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祸端。
李倓的死,是唐朝内斗中无数个牺牲品的其中之一。
只不过,这位牺牲品,被后人誉为最有太宗皇帝之风,有着可以力挽狂澜、强行给唐朝续命的能力。
若他在世,以他之杀伐果断,安史之乱不会打八年之久,且在平叛的同时,亦会注意到节度使会不会脱离皇权的控制,会不会尾大难甩,根本不会给后世之人留下一个烂摊子。
安禄山虽然来势汹汹,但唐朝根基仍在,只需平乱之后修生养息,不过数年,便又是空前强大的盛唐
第(1/2)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