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特务局的崛起】第一章 晨闻喜讯 第二章 绝密卷宗

第(8/11)节


    “哦,是那个带着厚厚眼镜的殷招平副处长吗?”我怕小周认错人,又确认了一下。

    “是的,吴秘书。他真是个高度近视眼啊!说这几份卷宗放在桌上没看见,昨天忘记交给我了。我走的时候,他还特意嘱咐了一句,说这些卷宗很重要,今天务必要归档。”

    “好了,我知道了。”我望着这份打了绝密封戳的档案,看着文档的主管部门栏写着国家特别安全事务局几个字,一股不祥之感油然而生。这份特务局的卷宗看似规规整整,实际上隐含着严重问题,不用拆封,我已经发现了三个破绽。

    首先,从文档的封口来看过于完好,显然没有被拆开过,正常来说,国家保密局在得到机关单位汇交的涉密卷宗后,要先经过机要处审查定密再归档到国家机要档案室,然后根据卷宗属地分发到地方机要档案室异地分存。殷招平副处长就是专门负责机要档案审阅的,每个机要卷宗都要过他的手,他必须打开仔细看卷宗内容,评定绝密和机密两级涉密等级,然后分发各地备案归档。也就是说,每一份文件都必须被拆阅,然后才能确定秘密等级。殷副处长肯定是因为某些原因没有拆阅臭名昭著的特务局的文件,直接给定了最高密级,这种行为直接违反了保密法则,属于严重违规。

    其次,这份卷宗开口角上的封胶还未干透,显然封口时间并不久,绝不可能是昨天殷副处长忘记交给小周,他说了谎。

    再次,我从来没见过这样薄的一份卷宗,尤其还是绝密等级,它在这六份卷宗中特别显眼。

    自从我在秘书处任机要秘书以来,就认识国家保密局机要处的殷副处长,这是个头发花白,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办事一丝不苟的老保密工作者,他怎么会犯下这么大的过失,而且还故意加以掩饰?这显然有违常理,里面一定有不可告人的东西。

    自从特务局成立以来,它的存在就成了国内笼罩在人们头上的一道阴云,难道像殷副处长这样的政府官员都惧怕于他们的淫威,不敢开封特务局的机要档案?

    按照规定,虽然地方机要秘书在归档时一般不会拆阅已经定密的涉密卷宗,但如果地方机要秘书处认为档案密级明显确定不合理,机要秘书可以拆阅涉密卷宗,并向国家保密局提交异议说明。卷宗的定密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殷副处长的失职造成这份卷宗的密级失实,可能会出现重大的问题。我作为一名地方政府机要秘书,有责任拆阅把关,以确定卷宗准确的密级。

    我心里默默做了决定,不管如何,应该先拆开看看文件内容。如果没有发现定密不合理,重新封好就可以了,当作什么都没发生过,如果确实定密不准确,我就先和殷副处长打个招呼,再写个异议说明提交给国家保密局重新定密。

    我打开机要档案室的门,进去后就反锁上。我不希望有人来干扰我,长期从事机要秘书工作的直觉告诉我,这份薄薄的文件隐含着重大秘密。从第一眼看到它开始,我就有了强烈的预感。

    我冷静地坐下,拿出拆封刀,小心地划开卷宗的封口,里面只有一张纸,红头处写着“国家安全特别事务总局 特93号文”字样,正文就短短一行字,“收俘50017人,押10000人,其余决于黄龙山。局办,2037.1.12”。

    一份绝密的机要档案竟然就这么无头无脑的几个字。遍历卷宗的我从来没见过这样诡异的卷宗,甚至特务局的其他卷宗也不会如此简短。一份国家保密局刻意避开的,就寥寥一句话的绝密文件,显然意味着包含信息的重要性。

    这份文件给人十足的压迫感,让我头皮发麻,我又仔仔细细地读了一次。

    “收俘50017人,是接收俘虏这么多人?押10000人,是收押一万人,是在这五万人之中,还是之外喔?其余决于黄龙山,哦,是之中,剩下的这四万人在黄龙山处决?处决四万人?天哪!”这轻描淡写的短短几个字居然描述的是这样一个惨无人道的屠杀命令,或者说是屠杀事件的备案。

    我拿着这张纸
第(8/11)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