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
第(2/3)节
处境。
他的上面是那些稳坐泰山的前辈,地位不可轻易撼动,他的下面是那些磨刀霍霍的后辈,等着将竞争对手踩在脚下。
在那个一无所有的20岁的年纪里,郑基石也曾经像这些后辈一样日以继夜地疯狂练习ra,疯狂渴望成名,渴望赚大钱,渴望漂亮女人,渴望建立自己的crew和兄弟们呼朋引伴。
而在这个得到了一些名气、赚到了一些钱的30岁的年纪,伴随着跟交往多年的前女友的分手,郑基石恍然惊觉自己终于送走了漫长的青春期。
他的锐气逐渐退却,他不再没日没夜地拼命练习,他开始渴望稳定——也许和aicduo两位前辈的栽培之外,还有他自己潜意识中对脱离公司后前途未卜的抗拒。
他丧失了抛下一切离开公司和e-sens从头再来的勇气,他是个懦夫;
但是他却敢冒着身败名裂的风险跟一个来历不明的未成年少女交往,他是个疯子。
郑基石抬头凝视着前方的安贞,少女正侧身看着李星和用idi键盘弹奏旋律,脸上那种认真的表情简直可爱到让人心痒。
——她现在才几岁?
按照虚岁来算,18岁。
按照周岁来算,还差4个多月才满17周岁。
他们之间差了12年将近13年。
而在这13年的时光里,一个人又能产生多么巨大的变化?
郑基石怔怔地瞧了安贞半晌,瞧着瞧着,他忽然无声地自嘲地笑了笑。
经过一个半小时专心作业,在一边制作一边讲课的过程中,李星和终于完成了一首beat,它就像它的创作者一样有种特别的sense
安贞酸溜溜地发现,李星和确实比她强,至少比现在的她强,这种差距不是源于天赋与审美,而是对方在经验和积累上优于她。
譬如同样是每日任务制作beat,李星和在动手之前脑海中就已经对自己今天想做的beat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构想和预设,所以他能有条不紊地挑拣素材,一步步地把所有元素裁剪、调整、组合成他想要的那种感觉。
这个看似按部就班的流程反而说明了他对作品的把控——包括各种音色对氛围的塑造、各种声音效果对整首beat的点缀、各种鼓组对节奏感的奠定李星和一定是把这些东西都烂熟于心,才能做到每天都有稳定的好作品的产出。
但安贞知道自己现在还做不到这样。
虽然她也在坚持每天至少做一首beat,可是成品的好坏差距往往很大,因为她不是靠能力在创作——能力是一种比较稳定的事物,它不会每天忽高忽低地大幅变化——她是靠灵感在创作,跟能力不一样,灵感这玩意儿有时有、有时无。
有灵感时,她可以做出自己很满意的作品,没有灵感时,她更多的是在毫无意义地堆砌素材,这是她尚未完全消化各种风格和元素、经验仍然不足的缘故。
简单点说,安贞现在可以做出好的beat吗?可以。
安贞是一个成熟的优秀的beatker了吗?不是。
既然连成熟的优秀的beataker更复杂的音乐制作人了。
意识到这点后心理上产生的落差让安贞感觉挺沮丧的。
为什么?!
为什么她拥有了如此出众的天赋却依然不能随随便便成功?!
这是攻略游戏的女主角该有的待遇吗?
就算她确实不努力、不专注、不发奋好了,这也不是她比李星和差劲的理由啊!可恶!
安贞心里咬牙切齿,面上不动声色。
可怜李星和刚刚才跟心上人一起完成beat的制作,心情轻快,根本不知道自己此刻正被无辜迁怒。
安贞就在身边跟自己近在咫尺,这一事实本就让李星和心旌摇曳,再加上一点点好心情的催化,他胸口里的那根情弦像是被人轻轻拨动了一下,余韵震荡,让李星和难以遏制地涌起一股冲动,
第(2/3)节
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