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诏案
第(2/4)节
的,
论才干,陆小将军往北可戍边,往东可剿匪,肆意驰骋草原和大海波涛之上。
这样的天纵英才,在京城大多数百姓口中,却是一个狼子野心之辈。
甚至于叛国一案案发,陆氏全族被诛灭九族斩首,京城中人无不击掌称快。
如今这“伪罪己诏”在京城内四处散发,流言四起,一时间,市井坊间走亲访友,甚至在路上碰见,都要认真地讨论一下此事——
“你说,陆氏真是被污蔑的么?”
“陆氏要叛国早就叛了,有钱有军队,再加上恒阳虎狼一样的骑兵,一声令下,夺取明月州几乎像捏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何苦送上全族人的性命?”
“诶诶诶……你们晓得陆氏倒台后,是谁接替了明月州刺史一职么?啧,李弗乱,皇后的亲族。”
“嘘……别说啦别说啦,如今京城里查得紧呢。”
聚在一处的街坊们四下散开,无事一般,生怕叫谁听去了,上达天听,给摘了脑袋。
数日之后,天子震怒,顺天府直承圣意,在京城及其下辖郡县大肆搜查抓捕传抄伪诏之人,约莫半月,竟抓捕了涉案三百余人。
其中大多是为自己叫屈的,但也真有被那伪诏说服的读书人,真心实意地为陆氏鸣不平,要皇上给陆氏一个交代。
顺天府看那所谓“传抄”的伪诏,不同于在其它州郡传抄的伪诏,光顺天府收没的伪诏就有数千份,字迹与排版皆相同,若是人手传抄,断断不会如此。
再细细一看,哦,到了京城还用上了雕版。
这更不得了了,用上雕版那伪诏在全国上下的蔓延速度更是如虎添翼。
既然知道伪诏之人制了雕版,那就好办了,顺天府官差便装出行,前往京城各个书局,逐一排查便可。
一身青色便服装扮的男子在春日京城的街头信步,状似无意地听着茶楼酒肆间的闲聊,薄唇勾起一抹笑。
男子身旁的小童子小声道:“王爷,不知是谁暗中帮了咱们一把,原以为顺天府还要好些时候才能查得到上官府上呢。”
毕灵宸走到一处糖水铺前,找了个干净的条凳坐下,也不与小童子说话,等店家端上糖水,他才慢条斯理地说着:
“还能有谁帮我们?西疆那边的刺史都不乐意上官奥回去,他们既然搭得上本王,自然会再使一把力。”
小童子挠了挠脑袋:“那些人这般能耐,伪诏自西疆传抄了一路到京城,还晓得如何嫁祸上官奥,那又何必找王爷您呢?”
毕灵宸喝了一口糖水,甜丝丝的。
他原先也有疑虑,西疆各州的刺史平日里各自为政互不相扰,却因上官奥的到来乱了阵脚,
上官奥乃是京城兵部尚书的长子,少时还曾做过皇帝的伴读,其后在御前当差。
这小皇帝可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竟然把自己的心腹派到了西疆。
借尸还魂
上官奥就是皇帝在西疆的眼睛,
对那些大大小小的刺史,他要么敲打要么拉拢,胆子小的,便捧着靖朝律例直接上门,说是与刺史一道研习,实则是恐吓。
短短的几年,上官奥就做到了长史的位置,西疆与朝廷的联系也更为紧密起来。
但俗话说尾大难掉,要彻底解决西疆几个独大的州刺史,不可贪一时之快。
上官奥这次回京述职,西疆那边的几位州刺史一合计,就没想着他能再回去。
既然朝廷把他们当成了第二个第三个陆氏,那就用陆氏当靶子,直接向皇帝发难。
陆氏满门忠烈,报效朝廷,却落得诛灭九族的下场,就让皇帝去堵天下悠悠众口吧,如此废止原有的州刺史制便可一拖再拖。
陆氏虽死犹活,只要州刺史们需要,陆氏就得一次一次借尸还魂。
毕灵宸没继续和童子说话,而是自己在心里盘算着,皇后这些时日与他书信往来,说已定意要做一个真正的皇后
第(2/4)节
推荐书籍: